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零八章 實戰型學者(1/5)

    在講座沒開始前,大量的聽眾,已經開始在會場外的走廊上,談論開了。

    “你說,房價增長速度,重慶明顯幹不過成都,難道我們這就白直轄了嗎?”說這話的人,好像是個商人模樣,聽他話的人,仿佛是個官員,官員手上拿著一個玻璃水杯,泡的是普洱茶,還好,不是枸杞。

    “王總,你話說的,我都無言以對了,你的樓盤不也賺了錢嘛,給你那低的地價,你隻算差價就行了,還不嫌夠?”

    官員的說法,顯示出親密的程度,看樣子,他跟這個王總非常熟悉了。

    “你說得對,差價,隻能算過得去。我是在想,我們重慶的地價,為什麽不炒熱它呢?”

    “你這就顯然是不知足了,政府控製是一方麵,重慶這個現實,有其他很多原因的。”

    “其實,我覺得重慶這個現實,我是一家之言啊,你別見怪。我們政府要開一塊地出來,挖山填河的,比成都的成本高多了,他們那裏,用石灰劃個框,就可以賣地了。”

    這話說得,周圍好幾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確實,如果按開發成本來算,地價是最主要的成本。而重慶整理出地皮的成本,的確是遠遠高於成都的。

    這時,出來一個很有風度,穿西服的人,好像是個老師,因為他提的包上,還印有學校的名字。

    “這個問題是多方麵的,也許有平均收入的差異,也許有供求關係的差異,也許有政府思路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咱們重慶的市情,一個大城市建在山上,本來就展不開,周圍還被貧困的山區所包圍,這個現實,或許決定了,在重慶搞房地產,製約因素太多。反正,我也沒鬧清楚,聽聽今天的講座吧,或許他給我們有啟發呢?”

    這個教授所說的理由,官員們和商人們,肯定都想過,他說了,等於沒說。

    光說可能性,沒有多大的學術價值的。教授也自動退回到人群之中,覺得自己的發言,沒有引起大家的興趣。

    有一種人搞學術,利用辯證法的詭辯技巧,把矛盾的兩個方麵同時強調,好像很全麵,其實沒觀點。這種官話什麽時候傳染到學術界,我不知道,但習慣很讓人討厭。

    比如,有人說,工資低了,這是不好的。但他會說:工資低了,當然不好,但是,也有好處,比如你學會了節約和低碳生活。

    比如有人說,孩子調皮,不聽老師話。他會說:孩子調皮不認真學習,是不太好。但是,調皮,說明他身體好,精力好,甚至是有創造力的表現。對不對?

    這種說法,簡直就是不講道理。這種不講道理在於,他總是說,凡事都是有好有壞的,不要那麽計較。那麽,不計較就不是問題嗎?倒底是好的占多還是壞的占多呢?如果不說出一件事的主要特點和傾向,我問你幹啥?

    這種兩方麵都說的人,不僅混淆是非,而且態度很惡劣。別人問你問題,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你這種兩麵都說,戴著辯證法的帽子,實際是否認問題的存在。

    會議時間是準時開始的。主角上場了,他的形象本來也經常出現在媒體之上,進來時,大家的掌聲還是比較熱烈的。

    他開始客氣了一番,這是禮貌,隨即就開始了正式的演講。他開始演講的風格,就已經區別於大多數講座了。

    大多數人開講前,總要說,這是我一家之言,我是來學習探討的,請大家多提意見。但他沒有這種托辭,隻是直接開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