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七十七章 最害怕因果(1/5)

    “人常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要說呢,老人對後輩的期盼,不是要他大富大貴,隻要他平安溫飽而已。何況,按我的經驗,飛來橫財把握不好,也許是飛來橫禍的。”

    我不太理解:“師傅,這也不是飛來的啊,這是我報恩所來,也是我勞動所來,我可以保證,我的錢,是幹淨的。”

    “小兄弟,不是那個意思啊。”老人說到:“我在街上觀顏察色幾十年,也有一些收獲。本來,你不該叫我師傅的,當年也說過,我沒有手藝,是騙飯吃的。但是,你今天叫了我,我也不好意思讓你白叫,我隻是跟你交流一些體會,算是對得起你這個尊稱吧。”

    老者這種態度,馬上令我肅然起敬。一個人不怕做過什麽錯事,誰沒點缺點呢?但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有神聖般的堅持,那就是有底線。有底線的人,是值得尊重的。

    “我們算命,跟預測沒什麽關係。隻是觀察人,倒有一些心得。在我們行話中,叫定則有、轉則無。跟來人算命試探中,如果我說著說著,他眼神定住了,就說明我說準了。如果你眼神在打轉,說明我說得不準,就要找新托辭了。”

    我認真聽他講話,這樣的老人幾十年得出的江湖經驗,應驗率應該是很高的,那就非常有實用價值。

    “但是,如果是對方在說話,那麽就可以說是:定則穩,轉則虛了。”

    “師傅,什麽意思呢?”

    “你跟我說解決我孫子的住房問題,包括想幫助我,說話時,我在看你的神態,你的眼神是堅定的,說明你心裏是穩的,我早就判斷,你的錢來路正,確實是掙了大錢,真想幫我的。相反,如果你說話時眼珠亂轉,說明還是心虛。要不是你的錢來得不好,就是你沒那多錢。心虛是掩蓋不了的,我大不了讓你多說會話,我就觀察得出來。”

    原來這就是經驗。這個經驗相當便捷實用,在江湖上與人打交道,是很好的辦法。

    “那你既然相信我,為什麽不接受呢?”

    “因為,我相信因果。小兄弟,像我這個年紀的人,長年在街上聽別人的命運,聽多了,也就越來越相信因果這個詞了。我至少聽到過十個以上,因為彩票中獎的原因,造成妻離子散的。也曾聽到過許多,賭博賺錢後,結果又家破人亡的。還有拆遷發財後,家庭分裂的,悲劇聽得太多了,也得出一些門道來。”

    如果說,董先生是以理論的方法,教會我算命的。那麽,眼前這老師傅,是以自身豐富的經驗,教會我如何看待人生。他這一番話,絕對夠得上“師傅”這個詞。

    “橫財來了,是有重量的。你有力氣,能夠接住,那你就受得起。如果沒那個力氣,那飛來的橫財會把你壓垮的。運氣好,如同天上掉餡餅,小便宜如小餡餅,大橫財如同大餅子,你接不起,就被砸了。”

    這個比喻,倒也形象。但我有疑問:“師傅,憑什麽,你就認為,你接不起這個餡餅呢?”

    “因果,放大百倍,還是因果。這就是我的體會,但說不清楚原因。比如,當年我請你喝粥,今天你請我喝酒,這都是過腸的東西,有因有果,是圓滿對稱的。性質一樣,隻不達數量不同。當年,留你住宿一晚,你今天幫我交一個月房租,這也算暫時停留,偶爾容身,也算是因果相抵。但是,你要是給我們買一套房子,那就不是因果了,那是橫財,我是受不起的。”

    “師傅,當年你留宿我一夜,不僅是容身,也是溫暖。我想讓你老年時,沒那麽寒冷,也不對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