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2/5)

    外麵一個麵包車,某化妝品牌的送貨車來了。我簽收,並且一一清點無誤,然後用一張紙,做了一個小賬。再把它們分類放置在地麵,並不急於擺上架。

    雖然昨天跟二妹吹牛,講了很多生意經。但是,要說這化妝品經營,我還真沒經驗。化妝品客戶主要是女性,她們的審美習慣和購物體驗,我不能靠猜測和臆想來定奪。

    今天,女性作為獨立的審美群體,已經進化出自己的情趣。在過去,女為悅已者容,那是女性地位不高,是男性世界附屬品的曆史階段。

    女性美的標準,是男性看起來美。但今天,男女趨向平等了,世界就變了。今天,從農業社會走出來的中國人,雖然潛意識中還殘存重男輕女的思想,但強大的現實教育我們,這已經行不通了。

    重男輕女,在貧困的農村或者山區,以體力勞動為主體的農村生活中,有其經濟意義。但在今天劇烈城市化的時代,以知識經濟和商品經濟為主體的環境下,體力的優勢已經沒多少經濟意義,最直接體現,就是“力工”,最底層的勞動者。

    女性在智力和情商方麵,並不比男性遜色。比如男性中優秀代表,李茅,在然然麵前,無論是專業能力和經濟價值,李茅的地位最多算跟也打成平手。當然,以生理價值和家庭功能來看,李茅也得甘居下風。

    女性在經濟和社會地位的崛起,為女性形成自我的審美情趣,奠定了基礎。現在有一種美,是女性覺得她美。比如瘦身,這一點,我原來並不讚同。

    女性稍微有點胖,恰恰是情感的表現,男人是喜歡的。但女性,卻很喜歡把自己搞得很瘦,認為那就是美的基本標準。現在看來,這是女性自己世界的審美傾向,與男人的評價無關。

    甚至,為迎合這種傾向,現在還有一種打扮得很精致的男性,通過容貌取悅女性,開始進入男色時代。如同武則天時代的風尚,或者東漢末年及魏晉時代的一些流行趨勢,男性的美,也趨向女性化。

    如果你作為一個直男,會厭惡妖嬈的男性。但是,你想過沒有,他們的存在,根本上是為了取悅某些女性,與你根本就沒什麽關係。

    也有一部分女性,打扮得相當男風。紋身短發,一派女漢子形象。也許,她們中的一些人,是為了取悅另一群女人而存在。但更多的,是為了讓自己變成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

    這幾年,世界已經變化得太快,人們熟悉的社會模式,已經麵目全非。大量流動的人群,帶來職業的流動以及社會的流動,傳統人情社會的根基已經薄弱了。這是一個職業社會,甚至是一個利益社會。

    在我這幾年做生意的過程中,發現最牢靠的關係,其實更多的是利益關係。人們最大的互信,是基於利益交換的互信。市場化無處不在,已經在改變人們的信條。

    喬姐打來電話,意思是她們的事沒辦完,中午就不回來了,要我自己解決午餐問題。並且,為表達歉意,她說了句:“我跟二妹商量了,你想要什麽,就給你什麽,你可要想好。”這話有明顯的意思,但我隻能裝著什麽都不知道,不予回應。

    我關上門,出來,如同一個孤獨的雄性動物,來到大街這個狩獵場,覓食。

    出門才發現,自己的著裝如同一個打工仔,運動鞋和汗衫以及襯衣外套,與拿低薪在工廠上班的年輕人,沒什麽兩樣。

    把自己置於普通人的地位,讓人感覺非常踏實,這個熱鬧的街麵,我想混進去,深入,體驗一把煙火氣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