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二十六章 似夢似醒間(1/5)

    我問到:“他沒說其它情況嗎?”

    “他還說,原來官府也不知道這個村的存在。也是聽逃出來的那十來個人說的,後來官府也沒人去實地考察證實。隻是把這事當作風聞,記載在縣誌裏麵了。”

    所謂風聞,其實就是傳說,不入正史的。

    “後來的事,就更讓人膽寒了,也是大約一年後,我們的工作早就完了,我當時在甘肅做工程,手機接到部長的電話,他說,那個向導死了,是說晚上夢遊時,跌入水塘淹死的。告訴我,要我今後自己多加小心。”

    他的情緒又變得緊張嚴肅起來。

    我寬慰到:“部長沒事,他火氣高,你也沒事。要不然,當時你要尾隨那十來個出殯的白衣人,不是有人在給你擺手嗎?那些人即使是鬼,也不想害你的。”

    “我擔心的倒不是這個,我擔心的是,我自己的狀態,我是不是有夢遊的情況呢?”

    他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比如廖牛兒事件,隻有他一個人在深夜看到聽到。好幾十人住在那裏,從概率上講,總有幾個睡不著的。如果說鬼叫的聲音那麽大,憑什麽隻有他一個人聽見?

    況且,如果把他在坑底村的敘述,聯想起來,也有可能與夢遊有關。也就是說,他聽到槍聲起來出門時,還處在似夢似醒的夢遊狀態。如果是這樣,那麽,部長喊他名字時,他才被從夢中喚醒。

    假如,他當時是在夢遊,那他看到的都是夢境。但是,向導出門,是因為幻覺嗎?部長當時在場,他出去肯定不是夢遊,因為出屋前,他是清醒的。他後來的敘述即使就算是夢遊中的場景,但有兩點,特點值得懷疑。

    第一,清醒的向導出門,怎麽可以突然進入夢遊狀態呢?畢竟,按他所說,他是跟著鬼群看熱鬧,才進入大石屋的。這一段事實是如何產生的呢?是不是他昏倒在大屋中,在夢境中出現的現象,加上自己主觀的聯係,對記憶產生了錯覺,或者自動腦補了以前虛假的細節?

    這種情況在心理上是有的,也就是自造記憶。大腦會在心理有強烈需求的情況下,會自己創造某段事實,彌補記憶的缺口。比如,當女友毫無征兆地提出分手時,在心理受到突然重擊這下,你會努力回憶過去你與她感情變壞的征兆,當這些征兆在回憶中不明顯時,你會努力誇大某些事實,甚至頭腦編造事實,並在後來,你真心認為這些事實是真的發生過。

    所謂自欺欺人,是心理上的小把戲,主要是為了騙自己。這並不能說這個人是不真誠的,這隻是心理保護的一種應激反應機製,起了作用。因為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騙別人,隻是為了讓自己好受些,能夠自圓其說。

    過去也有這樣公開報道的例子,說是有個東北人,號稱自己被外星人抓去了,到了河南,哪個市哪個縣哪個街道,說得清清楚楚。最後驗證才知道,他隻不這是一次夢遊,看到一個球形閃電後,受到驚嚇,產生的虛幻記憶。至於河南那個地方,隻是過是幾年前他去過,他自己雖然淡忘了,但記憶深處的痕跡,重新把它們聯係了起來。

    回憶能不能創造沒有的東西,這我不知道。但回憶能夠把記憶的片斷重新組合,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即使他是自欺,也有個無法解釋的巧合,這就是第二個更大的疑問了。他所見到的場景,為什麽能夠與夢遊中的小苟,場景如此相似呢?假如小苟是在夢遊中的話。

    要知道,兩個人做同樣的夢,幾乎是不可能的。灰白色的衣服,十來個人,出殯。這幾個共同點,怎麽會這麽重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