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一十四章 與自己戰鬥(1/5)

    打坐是不是屏氣凝神的狀態?不是,那是故意給自己找別扭。是不是散漫無聊的狀態?不是,那是思維的散亂。是不是強製安靜的狀態,心思是強製不了的。

    這些體驗的獲得,是我近期在打坐過程中,與自己的對比,與妍子的交流中,得出的淺顯結論。對與不對,找誰問去?

    當我坐下來,將腿盤好,最開始的戰鬥,總是從腿上開始的。兩腿的酸麻脹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接踵而來。

    古人的一個話頭:“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如是,究竟是什麽?

    降伏其心,心如何被降伏,采取什麽方法?什麽樣的標準狀態才可以被稱之為降伏?

    與腿作鬥爭,酸麻賬痛的感覺,如此真實,愈演愈烈,你怎麽可能不受影響?看樣子,要降伏其心,必須先降伏其腿。

    我好久沒有堅持打坐了,剛上座時,這種現象比較劇烈。人坐在上麵,真想動動腿,真的有點不好堅持的味道。但我知道,我曾經達到過舒服的狀態,這一關必須要過,這一關遲早能過。

    大概過了一周左右,腿的問題解決了。但這隻是第一步,悶氣是第二步,解決這個悶氣的問題,我以前有過記憶的。在雲南,劉大哥教我,不要有意呼吸,隻是觀察它。這樣久而久之,悶氣的問題也有所緩解。

    打坐應該成為每天的習慣,丟了這麽久,要重新撿起來,幾乎是重走了從新手到熟練的老過程。

    我觀察呼吸的時候,有時腦袋裏會突然冒出其他思想。比如:門關好了嗎?茶杯裏的水倒了嗎?昨天晚上媽是不是說過,她今天要出去散步?二娃難道就不回老家了嗎?他回老家,賣燒臘的是不是給他講過我的故事?

    思想會突然跳出來,打擾你的觀察。

    這很煩,但當我意識到,這是心靈的正常現象時,也就不太煩它了。抽刀斷水水更流,這是思維之波的正常起伏。我覺得,我們的一切記憶和思維,如同流水,經常因河底頑固的石頭,泛起突然的浪花,這些浪花中,有泥沙水草和遊魚,讓你根本看不清河底,也映不出上麵純色的青天。

    從原理上講,我是說我從書上看的所謂原理。要讓心靜下來,讓水不再流動,讓渾濁的水波動的水沉澱下來,那麽,水底的樣子就是你自己,水麵映出的天,就是世界。而水,本身,仿佛根本不存在。

    觀察呼吸,我又想到,這是用什麽在觀察?是我的心嗎?但這個心肯定不是所謂的真心,這妄心,用妄心觀察的結果,不還是妄想嗎?

    借假修真,是不是這個道理?

    如此糾結地反問和試探,經過了好幾天後,我發現這不是辦法,於是請教妍子。

    “妍子,我不明白,我在觀察呼吸的時候,為什麽控製不了突然冒出來的異想?我是用什麽來觀察的?觀察的結果最終會是什麽樣?”

    “哥,你想太多了。我發現你看的書太多,妄想也就太多。按佛教的說法,你犯了所知障。”

    “什麽意思?”

    “對於我來說,我隻記得一心念佛,不管什麽心啊、思維啊、對錯啊,用一心念佛這個繩子,係住所有的關注和思想,雖然我不能說我能夠做到一心不亂,但也隻是偶爾跑偏,很好的。”

    她接著說到:“你知道的,都是別人描述的味道,那是吃甘蔗的方法和效果,但是,你手中有甘蔗嗎?沒有。說食不飽,這個道理你還不明白?想東想西,哥,你有那能力嗎?那是過來人的體會,不是你初學者可以捉摸的。入海算沙,你在幹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按我師傅的教授,不管其他,一心念佛,一切功德盡在其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