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一十二章 投資的訣竅(1/5)

    他的結論是:耕讀傳家。這是給後代預留了底線和發展空間的穩妥做法。耕者,可以足衣食,保平安,這是底線;讀者,可以入將相,興家族,這是發展。

    在投資人上,可以分為投資別人和投資自己。投資自己方法很簡單,主要從技能見識以及交際圈來打通向上流動的渠道。投資自己中,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投資子女,給他最好的教育和環境,以促成子女成才成人,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例子。

    投資別人的學問就大了。在曆史上,如果有錢,就用財聚人,如馮鍰彈鋏的故事,如宋江及時雨的由來,仗義疏財,義是外衣,是收心的旗號,財才是收人的法寶。

    當沒有財時,要收人,就得打出感情和事業的旗號了。所謂事業,是給予希望,起畫餅充饑、望梅止渴的作用;所謂感情,就是利用人性的特點,弱者當抱團取暖的便宜策略。劉備,就是運用此法的高手。

    為什麽說單純的感情是不可靠的,因為感情是善變的,時位之移人也。即使利用感情牌,也要盡量運用基本感情,如父子如兄弟等,結拜就是其中的最流行的方式。但一旦擁有天下,就不能共富貴了,因為抱團取暖的必要性不存在了,講感情,何必呢?

    但作為投資人的前提,當你有感情和錢財或者事業的付出的時候,你能選準投資對象嗎?

    我在部隊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老往中隊圖書室裏跑,裏麵除了雜誌外,多數是一些黨史和軍史資料。尤其是有一個全套的新四軍第五師的軍史資料,有一段時間,讓我很是著迷,從它的前身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到後來中原突圍的曆程,當時在世的親曆者的講述,讓整個故事變得非常生動。

    我們中國人喜歡看三國看水滸,但是,真正的大曆史,比這精彩得多。當你將自己代入其中某個人物時,他們的講述也許是集中了一生最寶貴的傳奇、最沉痛的悲喜、最質樸的感情,這是任何文藝作品都比不了的,它真實。

    真實就是力量。至善、至美,基礎是真。

    那裏麵有幾個著名投資人的故事。其中一名,是說的徐海東大將。紅二十五軍獨自長征時,完全沒有外援沒有根據地,其核心人物政委吳煥先,在部隊進入安康時,與其老部隊紅四方麵軍僅距離一兩百裏。在究竟是回老部隊還是追隨中央到陝北時,他堅持看好中央紅軍的路線,為紅二十五軍開辟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從當時來說,力排眾議的吳政委,簡直就是偉大的戰略家,他為紅二十五軍指出了一個光明的未來路線,事後曆史證明,他的投資策略,高人一等。

    雖然吳政委在接近陝北時犧牲了,但他的接班人徐海東也繼承了吳政委最佳特點:選擇偉大的投資方向,拿出徹底的投資決心。

    當時中央紅軍立足未穩,老毛與二十五軍原老領導老張不睦。中央紅軍窮困疲乏,老毛抱著試探紅二十五軍態度的意圖,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救急,寫了個借條,希望在徐處借一千銀元。此時,徐的投資天賦發揮到了極致。他不借,直接送五千銀元,並在每班抽調一挺機關槍和子彈若幹,直接送給了毛。這不僅表明了立場,更是救急於水火,老毛至此以後,對紅二十五軍始終高看一眼。

    精彩的回報總在後來一一表現。在政治上,毛將二十五軍的長征與中央紅軍、二六軍團的長征並列合稱,其餘的長征都是元帥參與的,而二十五軍卻是一個級別較低的孤軍,為何得到如此高的政治評價?不言而喻。解放戰爭時期,徐因身體有病,很長時間沒有參加過戰爭。但解放後,毛仍然堅持將其評為大將,毫不猶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