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零七章 班長的盤算(1/5)

    我倆下樓時,班長問到:“你車上沒有煙呐,我記得的。”

    “我現場買幾條不就行了?我是找個圓滿的理由,想找你下來,問你問題的。”

    “我知道,你是想問,我為什麽要入股要分紅要檢查賬目之類的東西吧?”我點點頭,他解釋到:“這既是為了戰友團結,也是為了修車項目能夠進行下去,還是為了幫助人,我的考慮不是心血來潮,我跟你說一下,你看有沒有道理。”

    “幫助戰友,我一直有這個想法。但是,怎樣幫,卻是個學問。從養老院的建立開始,我就開始研究中國的慈善事業,發現了一些人性上共同的特點。人的欲望出發點各有不同,就說他們四個,每人的動機都有差別。但欲望本身的特點是一樣的,就是欲望本身是無法被滿足的,我投四十萬,也許他們有人在想,老陳要是投八十萬就好辦了。我投八十萬,有人會想,幹脆讓老陳投五百萬,在市裏麵開個4s店還好些。這不是幫助他們,這是在調高他們的欲望,從本質上講,會加重他們的依賴和不幸福感,這是不對的。古人講,救急不求窮,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理論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有這方麵的考慮。所以,給錢,不如投資項目。但是,投資項目,他們就一定能夠盈利嗎?不一定。這就需要我的幫助和指導了。如果我單純把錢借給他們,再指手畫腳,名不正言不順,他們四個人要商量個統一意見都難,還會聽我的?所以這個公司的控製權,我一定要在名義上占住,形成指導者和仲裁者的地位,才能在他們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在經營不合理的時候,名正言順地做決定。”

    我明白了,班長將自己與這個項目綁定,是為了項目的發展,也是為了讓生意成功,讓他們在生意的操作過程中,漸漸地學會了解和掌握市場,形成成熟的經營能力。

    “再從四個人的需求來看,不太統一,所以在經營時的意見也不會統一。比如老向,他是真需要一個項目,他也是真有能力和決心做好這個項目,他的人品估計你也有評價,他的技術也應該沒有問題,所以,他當經理是最合適的。老李拉關係是能幹的,為啥?作為一個小單位的頭目,拉關係是他的基本功,再加上他自己也算有點身份的人,求別人、送別人,別人也不好拒之門外,小地方的人都講個麵子,這個麵子他是有的。所以拉關係送煙酒這事,除了老向和老李,老趙和老孫是不能夠參與的。”

    我有點詫異:“難道趙班長和孫班長不值得信任?”

    “那倒不是,他們不會黑戰友的東西,這還是可以打包票的。問題是老趙太窮,他拉關係送禮會舍不得,但送禮的學問在於,對關鍵的人,得一棒子打暈才有效,必須重禮,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而老孫,算計過多,他送兩千元的禮,估計要向別人提出五千元的要求,惹人反感,容易壞事,這都是不行的。”

    從人的性格特征分析到行為特征,我仿佛看到了《三國演義》的影子。“那如果項目成功賺錢了,你是不是不分紅了?”我這樣問,是符合班長對我做事的特點的。他很多時候對戰友,是不計回報的。

    “不對,賺了錢分紅,我必須分。”班長肯定地說到:“我還要每個月了解情況,每段時間檢查賬目,為什麽要這樣做?因為一個大道理管著的:親兄弟,明算賬。許多合夥生意,為什麽以失敗而告終。許多好兄弟為什麽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榮華?人性的弱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