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零二章 被遺忘的人(1/5)

    “我們是被遺忘的人,也許隻有戰友才會記得我們了。”孫班長說到:“鄉村被遺忘,轉業退伍的老兵被遺忘,我們都被市場遺忘了。”

    “看不出來,孫班長,你還是個詩人。”我開玩笑。

    向班長倒笑起來:“老孫,膽子小,就別怪命。長臂猿不也折騰起來了,你呢?當年叫你折騰,你不折騰,現在後悔了吧?”

    有故事,看他們怎麽說。

    “我有條件折騰嗎?沒底氣啊。”孫班長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情緒激動起來。“當年我回去的時候,也盤算過,我們這種當不了幹部的人,最好進財政部門,離錢最近,當然,進縣財政局我是沒有希望,但進鄉財政所,我還是動了心思的。一來,我自己當過司務長,懂點財務;二來,鄉鎮工作,本鄉本土,有點關係可以用得上,達到資源交換的效果。你以為我沒想過嗎?”

    趙班長說到:“你還送過禮吧,為進財所,別以為我們不知道。當年分配的時候,就數你精,啥盤算啥行動,從來沒跟我們透露半點風聲,直到分配報到,才知道你早就有預謀了,怕我們跟你競爭,故意在背後搞行動。你這家夥,沒有比你算盤打得精。”

    “現在說那些有什麽用?”孫班長說到:“我到鄉財政所才明白,啥叫江河日下。一個鄉,自從不收農業稅以後,真正的財源就斷了,工業幾乎沒有,商業都是小商小販,況且還都是熟人,差不多都有關係,收費很困難。鄉鎮財政供養人員越來越多,就像你老趙,原來一個單位七八個人,現在三十多個,這在鄉鎮是常見的現象。鄉鎮財政收入少了,但支出多了,怎麽辦?隻有兩個辦法:找上麵要,找銀行借。實話跟你們說,大家都找縣裏要錢,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這考的是拉關係哭窮的能力,這就不是我擅長的了。找銀行借,操作難度更大,有些鄉鎮黨委書記親自出馬都不一定搞得定,我們財政所就更沒作為了,所以也就沒地位了。”

    “不是有農民補助、糧食補助、新農村建設資金嗎?”李班長問到。

    “那敢動?想坐牢嗎?我還有一大家子要養活呢。況且,就是想動,也輪不到我。當官的都搶不過來,啥時候輪上我們喝湯了?總之,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就是貪汙也得低水平重複競爭,殘酷得很,我們早就被擠出分粥的行列了。俗話說,領導吃肉我喝湯,但領導現在不僅沒有肉吃了,連湯都少了,我們還喝啥?”

    他給大家發煙,我看到是硬盒的中華煙,我就明白他的消費檔次了。他是一個好麵子的人,過去在部隊當司務長手頭活,抽煙在同年戰友中檔次是最高的。這次專門到北京來與戰友一起聚會,在酒桌上發煙,肯定是買好煙的,麵子嘛。但是又要有麵子,又要節約錢,怎麽選擇?中華牌子硬,有麵子。硬盒45一包,軟盒65。當然軟盒檔次高,肯定是有麵子的。但他要節約,多20元都不太好支撐,所以,他買的是硬盒。按裝逼與平時3:1的比例規律,他平時抽的最好的煙,估計也就十幾元錢的東西了。

    “你們不知道,現在墮落到啥程度。過去鄉財政所長2000元以內的經費可以簽字算數,現在是多少?500以內,超過500的要主管副鄉長批。5000以上的經費,需要鄉黨委集體研究決定。錢少了,權力自己就小了。何況,我們這些沒當官,沒有簽字權的人。各個職能部門都有自己的小權,縣上的占大頭,鄉鎮的根本沒機會,是不是,老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