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七十六章 妍子比我快(1/5)

    “約束我們散漫的心,需要注意力的訓練。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四處分散,那麽,我們不可能靜下心來,連身體也控製不了。按我們初學時師父的教法,我們可以把注意力先集中在呼吸之上。”劉大哥誇張地作了一次深呼吸,然後對我們講到:“一呼一吸之間,中間有個停頓,這是我們通常有意呼吸的狀態。但我們靜坐時,要做到無意呼吸,有意觀察。”

    這怎麽做得到呢?我想,對呼吸有意還是無意,這兩都之間如何理解和掌握呢?在部隊進行射擊訓練時,講有知有覺地瞄準、無知無覺地擊發,但那畢竟是兩個動作,一個用眼睛一個用手,是可以控製的。朱先生教的周天循環法,是有意引導呼吸,這個也好掌握。但劉大哥講的,是對待呼吸這一件事,同樣的器官和動作,怎麽有意怎麽無意呢?

    “現在剛好是冬天,我們的呼吸中都有水蒸汽的凝結,像是白色的柱體。我們無意呼吸,就是不主動呼吸的意思,因為不管你主不主動,人生命的本能,它是自動要呼吸的。什麽時候呼、什麽時候吸,不要去管它。比如你睡覺時,你就沒有主動去呼吸,別管它,反正該來的總會來。但是有意觀察,就是我剛才說的水蒸汽柱體,這是呼吸帶來的現象,我們可以有意觀察它。”

    他說到這樣有意觀察,我怎麽做呢?難道我打坐的時候,盯住這水汽不放,看它多少大小來去?這個恐怕更散亂吧?

    劉大哥解釋到:“每一次呼吸,我們是不是有這種感覺。吸氣的時候,有涼氣從外麵進來,拂過上唇,進入鼻孔,再進入氣管進入肺部。每交呼氣的時候,是不是有熱風出來,從鼻子的端點,也叫山根,出來到鼻孔,甚至我們的麵部皮膚也感受到自己呼出的熱氣。為了觀察呼吸的大小強弱,我們可以有意地假設,把這呼吸的氣體想像是一種白色的東西,因為無色的空氣無法想象,無法想象的東西轉移不了注意力。所以,我們想象呼吸的空氣是白色的柱體,這個好理解吧?你們試一下。”

    這種假設好理解,我試了試,基本上很快就可以想象成功了。妍子在試驗中,問到:“是不是呼吸越大,這個白色的柱體就越大越濃,呼吸越小,這個白色的東西就越小越淡?”

    文大姐說到:“對了,你的方法是正確的。”

    妍子受到了鼓勵,更加專心聽講了。

    “剛開始,我們的呼吸都是比較粗重的,隨著無意呼吸的時間漸長,我們的呼吸也漸漸平穩下來,我們呼吸時氣體交換的量,也就越來越少。也就是說,我們想像的白色柱體越來越短,越來越短。”

    我試著練習了十來分鍾,說到:“我原來剛呼吸的時候,白色的東西大約有一尺來長,現在,可以穩定到鼻子內這種長度了,呼吸僅在鼻子內外進行,是不是呼吸輕多了呢?”

    “對的,就是這種狀態。久而久之,你的呼吸會越來越短越來越輕,最後短到隻剩下山根那一個點,有白色的東西隱約閃爍,再向後,的情況,我就不人雲亦雲了,反正,我就到這種程度了。”

    我問到:“這個鼻腔內的白色,是我們故意想像出來的,也就是說,是個假的,佛法本來講空的,為什麽要硬生生創造一個並不存在的東西呢?”

    這其實是我很久以來的疑惑。佛教既然講空,為什麽又是念經又是打坐又是禮拜,搞這些虛頭八腦的東西,真的是佛法嗎?

    劉大哥笑了笑:“小莊是個愛思考的人,這個問題曆史上很多人問過,包括佛祖在世時,就有人當麵問過。這裏麵有一個大道理,我暫時沒能力跟你說清楚。但是我可以從小道理上給你一些提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