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七十章 別講不白講(1/5)

    從二十四史中古文的世界,到近代大師文白夾雜的文章,突然跳到南懷瑾先生通俗白話的書裏,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爽感。

    由於這本書是他一九八四年在台灣某大學的講座紀錄,所以簡單得猶如聽課一般。看了他的書,才知道,我們文革時期文脈中斷得有多麽深。

    董先生的老師諱莫如深的周易學說,原來在台灣就是普通公開的一門課而已;原來我們平時討論的自覺高深的理念,在南懷瑾這裏不過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和曆史故事的延續。

    化繁為簡、化崇高於平常,這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直接的感受。按他的解釋方法,我幾乎可以和妍子討論周易的哲學了。

    想到這裏,我禁不住看著坐在我身邊躺椅上的妍子,笑了起來。

    “哥,你笑什麽?怪怪的,是不懷好意嗎?這大白天的?”妍子對我的表情研究得很透,我就是有點不懷好意。

    “妍子,按周易的學說,我們倆就是一個乾坤。”

    “啥叫乾坤?不要轉文,最討厭你這,嫌棄我沒文化。”

    “乾坤就是天地,我們倆可以組成一個天地。”我笑到。

    “什麽意思?你究竟要說啥?再這樣,不陪你,我進屋了。”

    “好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要進屋,組成乾坤天地。”

    她真的佯裝生氣,放下那個永遠不能成型的毛衣,向屋內走去。我放下書,尾隨而入,進得屋來一下把她撲倒在床。

    望著她有些興奮有些不解有些好奇的眼神,我說到“一陰一陽謂之道,你是陰我是陽,我們一交流,天地就生動了。”隨即開始即興的動作,她望著我興奮的樣子,說到:“這是什麽書,哥,把你看壞了。”手卻不老實地緊緊地箍著我的腰,我說:“這就是我們快樂的小天地。”

    這本書帶給我的輕鬆,簡直如盛夏之冰水,把一切思維束縛全都拋棄了。所以,他這別說不是白說的,就是讓你看淡一切學問,一切學問不過是為了一個快樂圓滿的人生。

    第二個收獲,是給我了大量的曆史知識我他的人生見聞,就像一個老頭子跟你講故事。他年輕時的豔遇、失敗、挫折、成功,他所遇到的怪人、名人、高人、惡人。這種講故事似的講道,讓人覺得對係傳的了解幫助不是很大,但對人生經驗和教訓的啟發卻很有作用。

    一個善於總結的知識分子,處於中國巨大變動的時代,在曆史浪濤尖上沉浮,八十多歲,豐富的經驗和細膩的感觸,對於我們這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要不然,你有機會跟一個老頭聊天試試,一個有知識的老頭,一個曾經獲得很大成功的老頭,一個善於總結的老頭,一個對傳統文化了解頗深的老頭,一個見慣了大人物的老頭。他身上的特質,比寧老將軍他們多多了,經曆也多多了,文化也多多了,聽他的,有價值。

    一個文化人的價值是從兩方麵來衡量的,文化上的獨特性,經驗上的豐富性。這就像你跟一個工藝大師學技術一樣,博與專,都能給你帶來利益。

    但我總有一個感覺,南先生,博是博,但專不一定夠。就從對《周易》的理解來看,他估計缺乏具體占卜的經驗,所以,在這方麵,他講得不夠透。但是,看一個人的書,不是來找這本書的毛病的,是來汲取營養的。所以,他的博,恰恰是我欠缺的,他豐富的人生經曆,恰恰是我所沒有的,所以,他對我,是有價值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