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宗教的兩端(1/5)

    關於斷手人的詛咒,在我心中的恐懼感大體上已經消失。這是因為騙子吳某帶給我的收獲,所謂禍兮福所依,受騙後得到收益,恐怕也是這個道理在起作用吧。

    從方術的發展和流傳基因來看,它是在民間以拯救疾苦為訴求的,也就是人生遇到巨大困難時才產生了需求。我本人雖然算不上聰明和能幹,但也算是人生的幸運者,也算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算是讀過一些書,接受過科學思維訓練的人。吳某並不高明的騙術,漏洞百出的語言、不能自洽的說辭、難以驗證的法術,我應該一眼就能夠分辨,但為什麽沉溺許久呢?是恐懼,當恐懼的情感占滿了你的頭腦,你冷靜的判斷力就消失了。

    那麽,對於寧老將軍他們來說呢?他們生活並未受到巨大的困難,他們的思維和處事方式已經被多年的經曆證明成功,為什麽要在這個迷信的方術麵前沉溺許久呢?是他們年老了嗎?死亡的迫近使他們對死亡的恐懼更加厲害了吧?不對吧。他們上過戰場,是見慣生死的人。從他們自己的言談和誌趣來看,他們對死亡的畏懼沒有普通人厲害。那麽,他們為什麽要學這個?難道,真如班長所說的那樣,是對真理的探求精神?是對未知世界的強烈興趣?

    在農村的時候,許多普通婦女是迷信方術信仰的主力軍,為什麽呢?

    記得我們村原來有個三嬸,家庭比較貧困,當然,我們那裏的農民也沒幾個富裕的。她生了三個子女,第一個兒子,生下來,不足五歲,就因為出痘死了。她從此落下了一個病根,經常夢見自己的兒子跟她說話,她了神神叨叨地,見人就說,昨天我兒子跟我托夢了,說哪個塘裏有鬼,千萬不能去遊泳。有一次,我放學回來的路上,三嬸正在地裏除草,看見我跟她打招呼,她神神秘秘地把我拉到一邊,悄悄跟我說:“普娃子昨晚跟我說了,這兩天莫到洞堰塘去洗衣服,有鬼在那裏抓人呐。”

    她說的普娃子,就是她夭折的兒子,她說的洞堰塘,就是我們村後一個岩洞中的池塘,由於長年沒有日照,加上地下水的來源,非常清涼,夏天時,人們愛在那裏洗衣洗澡納涼。她這種話說多了,也就沒人信了。我笑笑,答應了。她還神秘地跟我擠擠眼,意思是不要跟別人說。我回家就跟我爸說了,我爸說:“莫聽她的,兒子死了,整天神神叨叨的。”

    誰成想,過了兩天,一個本村的外地親戚來了,在洞堰塘洗澡,被淹死了。這事一出,大家都有點對三嬸刮目相看的意思。其實,我們村也還是有個別有知識的人,黃醫生就是,黃醫生原來跟一個老中醫學過醫,在部隊當過衛生員,回村後當赤腳醫生,他當時就在現場。他說:“這是水太冷,這娃兒是在水中受冷水刺激,身體抽筋,導致溺水的。他屍體扭曲的形狀,就是很明顯抽筋溺水的狀況。”但是,此時科學不起作用了,人們寧願相信這是鬼造成的,或者說寧願相信三嬸夢中得到的預言。當時,我也是相信科學的,對鄉民們這種態度頗為不解。

    由於對自然知識的缺乏,人們寧願相信超自然的東西。為什麽相信鬼神呢?因為方法簡單,結論簡單,回避了複雜的學習和推理,這正是鄉民們不擅長的。所以,越簡單的東西就越有人信。況且,如果相信科學,那麽就會產生不平等。你一個醫生懂科學,我們不懂,豈不是我們都要聽你的?鬼神就不同了,它對什麽人都一樣,誰知道它一樣不一樣呢?反正,估計,或者,大概,也許,鬼神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吧?我們農村本來就處於不平等的最低端,最好有鬼神吧,讓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也有所敬畏,幻想中有個超越自然的神靈,我們在幻想中平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