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幹部喜好(1/5)

    “老幹部中,有很多人比普通老人更願意相信迷信,這是為什麽呢?”

    “這恰恰是他們自信和良好願望的體現。”班長對此事如此高的評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馬上說到:“好像你還蠻肯定這件事似的。”

    “從願望上肯定,並不意味著讚同這件事情本身。”班長的轉折,讓我一時半回會不過神來。

    “你想想,一個人老了的時候,最關心的事,除了健康以外,還有什麽大問題?”班長的提問,答案就非常明確了,我回答:“是生死問題。”

    “魯迅先生說過,真正的勇士就是能夠直麵慘淡的人生。人總是要死的,這是人的天然悲劇性。但老幹部們不是在顧影自憐、退縮哀歎,而是麵對它,並試圖尋找答案,這是不是進取精神?”

    我不得不承認,要麵對生死,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的。班長繼續說到:“以我在養老院的接觸來看,大部分老人都無法真正麵對這個問題。一是因為他們連自己的生活問題都充滿麻煩,無力應對,根本沒有精力思考形而上的東西。二是他們沒有勇氣麵對,覺得混吃等死就行了,美其名曰:順應自然。這其實是不敢麵對的表現。”

    “老幹部們就不同了,他們是人生的成功者,他們沒有生活瑣事的幹擾,可以專心思考大問題。他們的地位,是一次次勇敢麵對挑戰積累起來的,成功的習慣讓他們培養了自信,他們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找到,或者接近終極答案的。這是什麽精神?是直麵生死的勇士精神。這是什麽氣質?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拚搏氣質。”

    把沉溺迷信說得如此高大上,班長還如此一本正經,如果你不了解他的為人,還以為他在故意說相聲。

    “當然,麵對命運的問題,他們還有一個自身的大疑問。沒有疑問就沒有探索的動機,這在老幹部們身上顯得尤其突出。”班長越來越具體話,我倒想聽聽他如何自圓其說。

    “他們今天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麵的。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成功,與機遇、努力、才能等多方麵因素相關。最難以解釋的是機遇。比如老將軍,他的同村戰友各方麵都比他優秀,為什麽就犧牲了呢?他們一起共過事的同事、朋友、熟人,有的比自己條件好、有的比自己知識多、有的比自己修養高,但為什麽自己就一次次幸運,走到今天這個高度呢?並且,他們也許看到比自己更成功的上級,還有許多特點比不上自己,那作何解釋?命運的解釋實際上是對機遇的理解,而機遇不僅僅具有隨機性,它們是不是還有確定性的規律呢?如果有,是什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嗎?原理在哪裏呢?實踐證明在哪裏呢?是風水?是陰陽?是周易?是佛?是道?是儒?是奇門遁甲?是巫術符道?總之,無論多難,他們都要了解;無論多虛,他們都要掌握。這是自信、這是求真、這是勇敢、這是對人類普遍命運探索的擔當精神。”

    班長感慨到:“風險投資的大師給人的印象是:沒有風險,絕不投資。老幹部們的習慣是:沒有難度,不叫挑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教育他們: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班長一番話慷慨激昂,搞得跟真的似的。“別人迷信是解決現實困難,他們迷信是追求真理?”我反問到,我自己也快被班長的結論弄糊塗了。

    “從動機和願望來說,是這樣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