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五十三章 來點有用的(1/5)

    如果說馬屁是前戲,則遊食為序曲。

    吃過飯後,將軍提議到山後果園轉轉。按古人講究,這就是遊食,用現代粗俗的話說,就是吃飽了撐的。

    從後門上山,先橫向走一段,就到了果園。碩果壓枝,行人低頭,將軍無意深入,僅對果樹沉吟片刻,即說到:“當年我軍將士過蘋果園,下刺刀,低著腰,也是珍惜果實、愛惜民眾之意,每憶此事,不由得自省自勵,萬分警惕。還好,老夫雖然一生錯誤頗多,倒還嚴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是道德總結,即使他沒全部做到,有這個心,也是值得歌頌的。

    鮑老板豈可放過這個機會:“仁義之師,百姓豈不簞酒糊漿;正義之師,疆場豈不百戰百勝!”

    將軍望天長歎:“哎,所謂百戰百勝,盡是壯士鮮血,豈可自誇。陳老總反複提醒,一將成名萬骨枯,我們不可自恃功勞,忘記烈士犧牲。”他的感歎看樣子是發自肺腑的,到現在,才看到他的真情流露,沒有一點誇張。“此時的心情,隻有主席的一句詩才可形容:喜看稻菽千層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這首詩引用貼切,雖然比附大人物,倒沒說什麽大話。

    “無情未必真豪傑。將軍此情,晚生可知古人並非假話了。”鮑老板恭維得也很貼切,大家點頭稱是。

    “樹林密匝,雜花繽紛。此本是大好風景,想當年在越南戰場,卻是最讓我們頭疼的地方了。”將軍回憶戰場,我等不敢插話,隻能洗耳恭聽。

    “花下地雷、密林冷槍,阻擊樹後,暗堡崖旁。任你觀察小心,也是防不勝防。與我同村戰友,自小玩耍,一起當兵,一起提幹,頭腦聰明、為人勇敢,氣質能力盡在本人之上,也因率隊衝鋒於密林,身中流彈於樹旁。每憶到此,無不熱淚縱橫,難以自持。時至今日,其親屬父母,雖有我照顧,但哪比得上親生兒孫,歡繞膝旁。這位戰友如沒犧牲,今日地位當在我等之上,時邪?命邪?”

    他既然說到命運時運,我得要接上話茬:“將軍所係,百千烈士所托,您為他們而活著,這就是您的命吧。”

    將軍看看我,說到:“畢竟當過兵的,理解老夫心意。與他們比,我活得知足,我活得滿意。為他們活,我要活得瀟灑,活得有意義。對不對?”

    “大情懷,絕對的大情懷!”鮑老板不用文言,反倒顯得真實些。

    “所謂果實,為人為獸為鳥所食,終歸於土地,實為種子蓄肥。古人講: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代一代,不就是這樣過來的?這種恩情傳遞,非有土地不行,所以,土地才是最慈祥最無私的啊。”

    他這話,不是故意勾引嗎?我得主動上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這個意思嗎?”

    “對啊,剛才我所感歎,時也,即說天;命也,即說地。天地運行之道,就是生生不息。”他說得對,基本上對周易的常識,算是有所了解了。

    此時的形勢,由詩文書法轉移至地理陰陽,吹捧的任務,由鮑老師轉移到我的身上。

    “將軍,我雖然對周易八卦有點了解,但有一事不明,不知將軍有何見解?”我以問話開頭,實則是給他表現的機會。

    “但問無妨,我試試看。”將軍從來就是不怕挑戰的,要的就是這氣慨。

    “古人講人非草木,豈能無情。反推過來,是說草木無情的意思。但以剛才將軍所歎,看天地萬物皆有情字,不知如何理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