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八十五章 開店的煩惱(1/5)

    原來,這是店子主要經營手機電腦配件及維修業務,電腦業務不是這條街的主題,所以,他的業務是要是以手機為主。

    老板姓肖,我們進去後,按分工,我和李茅隻負責觀察,生意主要由小蘇談,因為銷售是他的強項。

    老板是個大約六十歲的人,見我們三個過來,抬了抬頭,問到:“幾位,有什麽需要嗎?”

    “沒,隨便看看。”小蘇回答到,我和李茅也四周打量起來。

    “如果是看貨,我這裏不收貨了,如果要看門麵,可以談談”老板一句話就點破了主題,果然老手,快人快語。

    “你這裏什麽貨都收嗎?”小蘇假裝感興趣地問。

    “看樣子你們不是賣貨的樣子,是要推銷配件嗎?對不起,我這不需要了。”

    我明白了,他所說的貨是回收手機的意思,他門口燈箱上麵寫了這個業務。

    “我們不是推銷配件的,也不是賣手機修手機的。看老板是個老手,直接說吧,我們是來看門麵的。”小蘇碰到高手後,善於腦筋急轉彎,他是一個長於見風使舵的人。

    “請坐”老板打開櫃台隔板,把我們讓進櫃台裏麵。裏麵有一個大的工作台,一堆維修工具及手機配件,電焊頭上的鬆香似乎還散發著氣味,半截錫條似乎還冒著熱氣,有一個小的示波器沒關,萬用表上還插著紅黑的導線。大小不同的螺絲刀橫七豎八,奇形怪壯的小零件亂停亂放。整個桌麵以一個台式電腦為中心,前麵一個小台燈,後麵一個小電扇,這個組合讓人想起一個技術發燒友的配置,我看到了一個六十歲技術員的滄桑。

    “老師的業務很好啊,現在還在這樣維修的人不多了。”李茅對於有技術的人總是比較尊敬,也許,他上一代的技術人員,許多都工作在這樣的狀態。

    “不行了,落伍了,我也準備退休了。”肖老板雖然戴著老花鏡,但仍然透露出不可掩飾的落寞。

    “按說,按肖老師這樣的技術,在你們那一代事是不多了”,本來是來談生意的,但李茅卻對這樣的話題滔滔不絕,我們也不好製止了。注意,他從來都把這個老板叫老師,看樣子,他對其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

    “嗨,落伍了。”肖老板從桌子那邊給我們遞過幾瓶礦泉水,打開的話匣子:“我也算第一批高考生,我是說78年的那次,我幸運地從插隊的公社報名參加高考,當時報名還挺難的,要政審什麽的,要各級黨支部蓋章,我是北京工人家庭出生,所以這方麵沒遇到什麽障礙,當時在東北插隊,就一心想回北京,所以,這樣好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他取下眼鏡,擦了擦,又戴上,繼續說到:“我考上了所大專,雖然不是本科,但當時的大專也不容易。”

    “這個我知道”李茅說到:“我父親也隻考了一個中等師範,他還算我們村最有知識的人呢。”

    “學的是無線電專業,畢業後,分回北京,在一家國營電子管廠工作,從技術員到助理工程師,我還是很努力的。但到了工程師考試時,當時國家要求考英語,這可把我難住了。雖然我業務還可以,但英語確實沒怎麽學過。好在廠裏的工作對我來說輕車熟路,日子過得還算安穩。誰知道,我們廠先是搞承包,經營越來越不行,後來搞合資,產品轉型,本來,隻要是搞電子這一行,我也能夠適應,但是合資時,外方老板要求技術人員隻留下工程師以上的,其餘的一律按工人待遇,我受不了那個氣,就辭職了。”

    他喝了一茶,我看見了那個搪瓷缸子,瓷麵斑駁、黃裏帶黑,蓋子與把子之間用一條線連接,我看見,這個古老的巨大的缸子上,還有一顆紅得發暗的五角星,我知道,這是時代留給他的情結,也許,在這個缸子上,仍然殘留著他曾經的青春的光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