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十六章 離開舒適區(1/4)

    離開舒適區

    雖然我的感情經曆都有激情和奔騰的一麵,但不能給我舒適的感覺,我一直在分析造成這方麵的原因。

    我知道,舒適的愛情,才能成為結婚的依據,而任何澎湃和激動,最多能帶我進入神聖的新生或毀滅。想不想賭?我輸得起嗎?這就是我無法真正沉浸於小池的感情之中的原因吧。

    在生活或者事業中,尋找舒適區是自然的衝動,但生活總是在給你找別扭。這種別扭或者說是挑戰,是機會還是危險,我們不敢肯定,我們經常寧願蜷縮在龜殼中,也不願意抬頭看看。

    這是不自信嗎?我啞然失笑:無產階級沒有什麽可以失去,砸碎的隻是鎖鏈!

    但是,同樣是無產者,小蘇為什麽可以拚命追求他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愛情?班長為什麽還忍受傷痛去完成他曾經破碎的家庭拚圖?假如小蘇是因為年輕的話,那麽班長卻相當成熟了。即使年輕,高妍也還在情感試錯,思遠也敢於告別依依不舍,是因為什麽原因呢?

    格物致知,區分不同點,可以歸類分析,這是古人告訴我們的方法。那麽,他們與我有什麽不同呢?

    家,他們都有完整的家庭,他們曾經有過的舒適感的家,給了他們強大的重建家庭的自信,或者說對家庭的希望和依戀,造成他們願意付出受傷的代價,去試,去闖。

    而我,對家庭,從未抱有希望。沒有收益的預期,就沒有投資的衝動。這與風險偏好無關,我從未有過舒適區,也就談不上離開罷了。

    但我為什麽害怕小池的挑戰呢?雖然有時我也非常期待她的熱情。是不是我的內心也有一個隱藏的舒適區,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還是思維定勢造成的不適應?

    對了,命運確定性原則。當我看到那本推背圖時,再因為我長期預測時所感受到的:命運確定性原則。

    我的經曆給了我世事無常但命中注定的印象,我的經曆就像古臘對藝術的定義:崇高、悲劇、喜劇、滑稽。雖然我自認自己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但估計悲劇離崇高最近,我要找出其崇高的意義。我的生活中很少產生喜劇,如果偶爾遇到喜劇,我也害怕它墮落為某種滑稽。

    背負某種自以為是的崇高情結,拒絕生命突然產生的美好,這種性格就是悲劇產生的動機。

    我要離開舒適區,該綻放的就讓它綻放,也許,我會看到新的自己。

    我在qq簽名中備注:來吧,瘋狂!

    幾個小時後,我看到qq上小池的留言:我要籌劃個機會,看看成色!

    我是不是有點找別扭?

    班長來電話了:“小莊,你知不知道,王小武在北京,就是那個長臂猿,二班的。”

    “知道知道,他來北京幹什麽?”那個安徽戰友特點太突出,誰也不可能忘記他。

    “他早就在北京了,在中關村那裏賣手機,我是去買手機時才碰到的。怎麽樣,約個時間見一麵?”

    “好的,時間班長定,我隨叫隨到。”掛掉電話,我莫明其妙地笑起來了。

    王小武是老兵,當時在我們中隊當文書,新訓結束剛下連隊時,連隊分批安排大家去洗澡,我先洗完,端著臉盆回來,聽見樓上有人叫我:“嘿,那個誰,你死了?”我立馬石化、不知所措,更清晰的聲音傳來:“死的人多嗎?如果不多,我就去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