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四十六章 路徑依賴症(2/4)

    在提醒小蘇要謹慎、放慢節奏時,他教訓起我來了:“莊哥,我覺得你的思維被束縛了,思維路徑單一化。估計,你想的是,付出才有回報,有多大付出才有多大回報。你估計還會反推:有多大回報,肯定需要有更大的付出。是不是?”

    “我承認,你所說的心態我肯定有,但是,這樣想有什麽不對嗎?”

    “莊哥,咱們就事論事,你這個想法屬於患了思維路徑依賴症。付出與回報也許在社會大趨勢上概率是一致的,但在某個具體的事情上,卻無法對等。比如,一個拿兩元錢中彩票大獎的人,他的付出與回報相等嗎?況且,我們付出的是智力,它並非與個人的艱辛程度相匹配。你的預測方式,是幾千年中國曆代知識分子的精華總結,它包含了多少優秀分子的智力付出?這個付出不大嗎?況且,如果要為回報建立等式,那麽,隻能用價值與回報來匹配。產生多大價值,得到多大回報。在我的項目推銷中,有兩種知識含量,我們的軟件設計師大量的專業勞動和智力投入、你指導推銷的周易更是祖宗用智慧賞飯,我們拿這點錢,是不是應該心安理得?”

    麵對他一長串的反問,我竟無言以對。

    但我也無法心安,因為,我似乎覺得有某個代價在某個時機等著我。這是直覺,但願它是錯的。

    李茅搬走了,他走前專門跟我強調:“記住我們的約定,莊哥,我倆應該有個項目。”

    房子也沒另外租人,小蘇一個人全部負擔了房租,他很有信心地對我說:“莊哥,我們事業剛起步,但像這樣我們兄弟聯手,過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搬到寫字樓去,搞個正經公司,然後,買別墅,你我各一幢,我把父母接來,你找漂亮老婆,咱們永遠做鄰居。”

    “做夢娶媳婦,你小子,美得!”我打趣到。

    “莊哥,我發現如果通過我們這樣的組合,專門成立一個銷售團隊,你算方向,我帶一幫人推銷,管它什麽產品,也許可以做得很大的。”

    “那不一定,小蘇,你推銷軟件有優勢,因為你原來是搞這個的,是內行。但你推銷其它的東西,這個優勢沒有了,怎麽成功?”

    “不是有莊哥算嗎?你算出方向和對象,不就把握大多了?”

    “成立個公司,你想做長久生意嗎?”我猶豫了。

    “莊哥,高妍的爸媽不是想投資嗎?不如把高妍吸收進來,我們成立一個正經的公司,把銷售做大做強。”

    我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這絕對不行!”然後,我直視小蘇的眼睛,發出了一長串的疑問:“小蘇,我要問你幾個問題:一是你究竟想把這個生意做多大?你想沒想過其中的風險?二是你想把高妍拉進來,是你想用公司綁定高家這棵大樹嗎?三是你究竟是想追求高妍,還是單純看中了她家的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