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癢

第31章(2)(1/2)

    可是在此之前的200年裏,在朝的,不敢犯言直諫,在野的,不敢結社議政。連詩酒唱和,都須“莫談國事”。如果地方官貪腐,胡作非為,在野的士人可以通過“正常渠道”,比如找禦史反應,如果自行聚眾抗議,必定是要遭致鎮壓的。清初江南才子金聖歎,寫了好些讓人快樂的文字,但就因為抗議本地官員貪汙,聚眾哭廟,結果丟了吃飯的家夥。自歎,殺頭至痛也,人瑞(金聖歎)以無意得之,不亦奇哉!

    當然,說清朝的臣子,不,奴才們一丁點兒創造性也沒有,似乎也不確切。在聽話和順從方麵,他們還是有創意的。比如說,過去人們順著皇帝說話的朝臣,有三旨相公(聽旨、領旨、遵旨),模棱相公,而清朝,則推陳出新,上了一個新境界。做過乾隆、嘉慶和道光三朝紅人的曹振鏞曹大人,死的的時候,被道光稱為“實心任事”的朝廷第一號大學士,做官的心訣,是六個字:多磕頭,少說話。皇帝說什麽,罵什麽,原本就跪著,磕頭就是,磕頭有如雞啄米,皇帝就是想怪罪,也於心不忍。那個時代,很多後進的朝臣,在私下寫筆記的時候,都免不了提及賞識提拔他們的老師前輩。最感恩的話,無非是說,老師如何叮囑他們,上朝的時候,褲腿上要縫上塊皮子,最好裝點兒棉花,否則跪久了,膝蓋要生病的。當然,更有心的人,還會特意請教一些資深太監,討教他們如何頭磕得響,但又不十分痛的方法,以增進多磕頭的邊際效應。

    深得曹振鏞大人心法的,是位滿人。此人叫全慶,滿洲正白旗人,正經的上三旗出身,是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四朝元老。為官60年,活了82歲,最後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太子少保,可謂位極人臣,全福全壽。此老不僅見皇帝多磕頭,而且回到家自己沒事也磕。風雨無阻,每日磕頭120次,起來跪倒40次。就像打太極拳、做體操一樣。據說,這就是此老的長壽秘訣。他的學生漢人翁同龢,在做官做到罷官回家之後,深感老師的功夫深厚,於是在家呆著,每天入夜必定在房間裏三跪九叩數次,才上床睡覺。最終,得以保住了自家的首級,沒有身首異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