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癢

第18章(1)(2/2)

    一半在水裏,一半在火裏

    隨著新一屆的新生入學,貧困大學生的援助問題又凸顯出來。這一次,教育部據說是很動感情,先是“不講情麵”地批評了幾個省在助學貸款方麵的無所作為,而後又很動情地強調了幫助貧困大學生的重要性。無疑,這是件好事情,雖然成效尚無從知曉,但畢竟標誌著該管這事的行政主管當局,開始管他們該管的事了。

    我們知道,我們的國家還很窮,這麽大的國家,上千萬的大學生和上億的中小學生,隻有一個教育部,把一切都包下來根本不可能。但是,同是一個教育部,似乎不應該在沒錢幫助貧困生完成起碼的教育的同時,一隻手卻大把地將錢撒出去,做錦上添花的無益之事。這樣說,絕不是無的放矢。

    這幾年,高校裏開展了一項“精品課”和“精品教材”的評選工作,每項評上了,當事人都會得到幾十萬的資助。姑且不論這種評選跟學界眾多的評選一樣,有多麽的不公平,有多少的暗箱操作,就算是評出來的東西都是絕對的好家夥,真正的精品,其實也沒有什麽必要獎勵如此多的錢。大學裏的課,當然有上的好與不好的分別,尤其是在我們現在的中國,大學裏沒有淘汰機製,有水平沒水平都在講台上混,又不準學生選擇,沒人往下轟。在外麵市場的刺激下,有的教師外戰內行內戰外行——其實是沒有精力顧學生,上不好課,自在情理之中。管理部門沒有勇氣對不好的加以懲罰,對於上課上的好的教師,給一點兒鼓勵,當然也無不可,可是,獎勵度達到幾十萬,有這個必要嗎?況且,什麽叫做“精品課”?什麽叫做“精品教材”?標準是什麽?在實際的評選中很難把握,不可避免地又變成了有力者的一次分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