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癢

第17章(2)(1/2)

    還有更多的人以為,明白人就是會運用謀略,在他們眼裏,所謂的謀略,就是陰謀詭計。正因為如此,社會上像《三十六計》這樣的陰謀術,才會大行市利,名氣甚至壓過了《孫子兵法》,其實,那隻是1941年才在陝西一個縣城裏地攤上麵世的地攤貨,是兵學的垃圾。中國古代四大實學中,兵學是最顯赫的,被西方稱為“戰爭藝術”。當然,毋庸諱言,兵學裏的確有詭計的成分,不過,這種成分並不是古代兵學的主要部分,隻是一種不得已而行之的末技。兵學的關鍵在於信息的控製(廟算),戰略的選擇(奇正),國家的治理(強國),軍隊的管理(將帥),形勢的利用(因勢),情報的獲得(用間)等等。近人把古代的兵法用在商業和政治活動中,當然也無不可,但是,如果置兵法的大道不顧,隻專注於權術、詭計這種末流技術,則是大錯。當然,即使在現今的社會,詭計也不是不能用,但詭計的運用必須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對手必須是敵人,對其用了詭計之後,即使不能徹底將之毀滅,今後也無需與之共處。二是運用者必須足夠的老練,做人足夠的圓滑,即使用了詭計,也不太能夠讓人發現,也就是說,讓對手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然而,現在在大學校園裏,我們經常能發現一些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自以為聰明地在玩弄詭計,其結果,往往是類同玩火。

    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共處的世界,除非有特殊情況,任何人都沒有可能將你視為對手的那個人置於死地,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你活,也得讓別人活,否則大家就都活不好。無論你願意不願意,都得麵對這個現實。不僅個人組成的世界如此,連國際社會都如此,叢林時代過去了,再弱小的國家,也不大可能被人吞並,如果有國家還想打這個主意,那麽就會成為世界的公敵(如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既然必須共處,詭計就不能輕用,因為一旦用了詭計,即使一時奏效,不僅永遠得罪了對手,斷了今後見麵的後路,而且在大家麵前留下了陰謀者的名聲,以後再尋求合作者,就困難了,而在這個共處的世界裏,合作是像陽光和水一樣,不可或缺的。

    學明白,就是讓自己變得有智慧。聰明是天生的,它標誌著一個人的腦瓜好使的程度,反應的快慢,但聰明不代表智慧,智慧是後天習得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智慧就是一種知人、明事的本領,智慧就是對那些世俗所謂“小聰明”和謀略局限的體悟,智慧就是對自身局限的透徹感知——如蘇格拉底所謂,知道自己的無知,即知道自己無知的所在。《孫子兵法》最著名的信條是知己知彼,知人,即為知彼,知道自己的局限,即為知己。如果既能知人,又能知己,而且又能超越了世俗所謂的權謀詭計,那麽,這個人就應該是有智慧的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