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癢

第6章(2)(1/2)

    犯了錯誤,或者因失誤被解職的官員,可不可以重新得到任命?按慣例,隻要沒有受到刑事處罰,都是可以的。但是,在什麽情況下可以重新做官,需要多長時間,被免職的官員本人需要做到那些條件,我們目前的製度,還是相當含糊。

    在實行文官製度的國家,政府官員分為政務官和事務官兩類。政務官隨執政黨進退,進則為官,退則為民。事務官即所謂文官,一般說來是一種終身的職業,一般沒有重大過失是按資曆晉升的,但如果有了重大過失,就會被辭退,再也無法入場。我們現在的幹部體製,官員不分政務和事務官,雖然沒有人說做官是個終身的職業,但卻沒有妥善的退出機製,除非個人自願不做了,絕大多數官員,隻要進入政府體製,都是要做到退休的甚至退休之後,依然是官員,有特殊的優待。條文上的退出條件,無非是寫給人看的,因此,人稱公務員是金飯碗,無怪乎成千上萬的大學生,都湧上去考公務員,什麽職業,也沒有公務員吸引力大。

    麻煩就出在這裏,既然沒有退出機製,那麽,那些因事被免職或者自己辭職的官員怎麽辦?無論這種免職或者辭職,屬於問責製度的結果,還是幹脆就是組織上讓這些人躲風頭的臨時措施,都不可避免地麵臨一個這些人怎樣或者什麽時候重新出山的問題。涉及的官員級別越高,恐怕重新出山的必要性越大,當然遭遇網民的質疑,幾率也就越高。按老理說,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嘛,怎麽能不出來?按新道理說,既然我們的官員既非政務官,也非事務官,那麽,就不能按文官製度的要求來約束。

    說到底,官員退出機製在製度上難以實現,還是因為官員的含金量實在是太大了,所謂的金飯碗,真的是用金子打造的。在改革之初,還聽說過有人辭官不做下海的,現在則很少聽到這樣的事了。一個具有實權的官員,即使不貪,每年的收益,也比一個中等規模的民營企業大得多。即使沒有實權的官員,也可以旱澇保收,做到退休,退休之後,同級別的國家公務員,要比一般國企的幹部,待遇要好上好幾倍。馬克斯?韋伯說過,在古代中國,做官是一種最穩定,也收益最豐的職業。這種狀況,現在並沒有改變,不僅沒有改變,在某些方麵,還有所推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官員沒有觸犯刑律,貿然讓人家退出,就算主管部門不講人情,由於讓人家付出的代價太高,因此,任誰也難以下手。

    民迷信與官迷信

    重慶萬州郊外的一座山上,一個人形的岩石被發現,前來燒香磕頭的人相望於道,有關部門建議將之炸掉。這種建議到底是出於反對迷信的衝動,還是像十年砍柴兄說的那樣,出於對群體性事件的擔憂,我不得而知,但民迷信和官迷信,其遭際,好像從來都不一樣。

    眼下,官員信占卜、信風水,跟和尚老道乃至喇嘛活佛往還的,是越來越多了。大興土木之前請風水師看看,或者請高人占卜,甚至於某些工程,就是占卜之後的產物。這不,河南桐柏縣就憑空弄出來一些風水建築,大刺刺地聳立在共和國的土地上,至少目前,還沒聽說誰為此受過處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