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醫二代

715.自首前的14個小時 3 :(1/4)

    715.自首前的14個小時(3):

    【明天十點】

    突破疫苗接種覆蓋率的“天花板”,需要兒童和青少年人群的積極參與。

    在全球範圍,今年6~7月開始的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最近開始逐漸減弱。近期國內疫情雖以境外輸入相關小規模疫情為主,但也為大多數人的出行帶來諸多限製。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最近的新冠疫情中均出現了兒童和青少年感染人數較多的特點。例如今年9月福建疫情最早發現於學校,疫情期間有至少92名14歲及以下兒童感染者,並且多在學校、家庭及工作單位等地點發生傳播1。這些信息提示兒童和青少年可能在疾病傳播中發揮關鍵作用,在疫情控製中不可忽視這一人群。

    與成年人相比,對待兒童疫苗接種需要更加科學謹慎。目前我國正在有序推進兒童和青少年由高到低年齡組梯次接種新冠疫苗。兒童和青少年接種疫苗的意義是什麽?目前臨床研究中關於這一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如何?接種疫苗有什麽特殊的注意事項?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解答。

    兒童和青少年未接種新冠疫苗,

    風險在何處?

    近期許多歐美國家經曆了相似的困境,在學齡兒童和青少年尚未全麵開展新冠疫苗接種的背景下,隨著9月開學季的到來,該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發病率和病例數明顯升高。例如英國在2021年第37周和38周新增病例中主要為5~9歲和10~19歲人群,該人群按人口比例計算的感染率大幅升高2。

    美國的兒童確診感染數也在9月迎來高峰,並且兒童感染者在所有人群中的占比從疫情初期的2.6%升至26.7%。

    也許有人會說,未接種疫苗的兒童雖然存在感染風險,但感染後症狀並不嚴重,那是不是就沒有必要打疫苗呢?事實並不支持這一觀點。數據顯示,盡管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較輕,但並非沒有重症風險。美國9月疫情高峰期平均每天有371例兒童新冠病毒感染者因病情較重需要入院治療4。較早公布的數據顯示,因新冠住院患兒中的1/3需要入住重症監護病房(ICU),存在基礎疾病的兒童感染後進展為重症的風險較高5。

    更重要的是,兒童在疾病傳播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成年人與兒童同住的家庭中,即使成年人已接種疫苗,仍有可能通過接觸將病毒帶入家中,感染未接種疫苗的兒童,並進一步造成學校和家庭內傳播。美國CDC開展的一項回顧性分析6為學齡期兒童和青少年在學校-家庭傳播鏈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啟示。該研究顯示因外出露營集體活動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和青少年(7~19歲)導致18%的家庭(35/194個家庭)發生家庭內傳播,在這些發生傳播的家庭中,近半數(45%)家庭成員被感染,並導致部分家庭成員住院。

    綜上所述,無論從降低個人感染風險還是從預防傳播角度,兒童和青少年接種疫苗均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保護孩子、家庭和更多有風險的人群,需要補上免疫覆蓋人群中的這條“短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