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醫二代

712.糾纏(1/4)

    712.糾纏

    【大家需要的新冠疫苗,明天十點改】

    新冠疫苗保護期有多久?保護力下降了怎麽辦?

    中和抗體水平是評估新冠疫苗效果的重要指標,中和抗體水平隨時間推移而降低,疫苗保護效力也相應減弱,但並不意味疫苗失去作用。

    全球開啟新冠疫苗接種已逾9個月,疫苗接種顯著降低了新冠病毒所致的發病率、住院率及死亡率。但目前觀察到所有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隨時間推移有一定程度的衰減,尤其是麵對變異株時衰退相對明顯。

    中和抗體能夠識別並阻止病原體結合到宿主細胞上,從而阻止病原體入侵機體,是疫苗發揮保護效力的主要機製之一,同時也被廣泛用於其他疫苗的保護效力的評價。而對於新冠疫苗,中和抗體水平與保護效力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是否可以用於評價疫苗的保護效力?如何應對現有新冠疫苗接種後均麵臨的中和抗體下降的問題?

    新冠疫苗誘導的中和抗體水平

    與其保護效力正相關

    誘導機體產生中和抗體是疫苗發揮其保護作用的主要途徑之一。中和抗體是免疫係統產生的一種保護性抗體,能夠識別並阻止病原體結合到宿主細胞上,從而發揮保護效應。有研究顯示,中和抗體水平能反映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此項研究納入了7項新冠疫苗相關研究(mRNA-1273、NVX-T162b2、rAd26-S rAd5-S、CoV-19、Ad26.COV2.S、aVac)和一項新冠康複者的研究。結果顯示,接種新冠疫苗後產生的中和抗體與新冠康複者體內中和抗體水平相比,比值越高,疫苗的保護率越高,兩者之間呈正相關關係(Spearmanr=0.905;P=0.0046。

    突破感染發生率與疫苗接種後誘導

    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具有相關性

    於個人而言,接種疫苗後中和抗體水平越高,感染****的可能性越低。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2]中,4530名參與者以1:1隨機接受兩針mRNA-1273(100mg,間隔28天)或安慰劑注射。結果顯示,疫苗接種者發生突破性感染與其體內中和抗體水平不高有關:中和抗體水平越低,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

    以色列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3]1497位完成2劑疫苗接種的醫護人員中,39位(0.34%)發生突破性感染;該研究發現,突破性感染者在感染前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滴度(GMT)為192.8,未感染者的中和抗體GMT則為530.4,前者僅為後者的36.35%。此外,在突破性感染者中,如果其感染前的中和抗體水平越高,則其病毒載量越低。由此可見,新冠疫苗誘導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可用於預測疫苗接種後的保護效力;也就是說疫苗接種者體內中和抗體水平的高低與發生突破感染風險及發生突破感染後的預後密切相關。因此,中和抗體的水平可用於評估疫苗效果。

    從中和抗體水平看

    新冠疫苗保護效力的衰退

    多項研究顯示,新冠疫苗初始/強化免疫後14-28天中和抗體水平快速提升,隨之逐漸下降,到6~8月時均表現出明顯下降,但不同技術路線的下降速度及幅度存在較大的差異[4-14]。滅活新冠疫苗接種者中和抗體滴度檢測的研究顯示:滅活新冠疫苗完成第二針接種後11天至70天,接種者體內能夠維持較高水平的中和抗體陽性率及中和抗體滴度;但在第70天至332天期間,接種者體內的中和抗體滴度顯著下降,而其中和抗體陽性率僅為27%。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