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醫二代

662.不急,跟他耍耍(1/4)

    662.不急,跟他耍耍

    醫學本身是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進入人體平台後衍生出來的一個全新的學科,肯定帶有理科性質。在書麵上的概念也可以有各種化學和物理等式,甚至醫學本科入校第一年全是這方麵的基礎教學。

    但如果把醫學放到臨床範疇,歸入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後,就出現了許多變數。

    從以前的肉眼可見,到現如今的微觀層麵,醫學其實才剛剛步入它的初級階段,處處充滿了不確定性。

    臨床醫學裏沒有等號,同一種情況能在甲身體內出現,並不代表一定會在乙身體內出現。其中的影響因素是哪些,在每個人體內的水平如何,有時候根本沒人知道。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每個人身體健康會以數據的形式存在於雲端服務器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健康數據密碼鎖,醫療數據會根據每次體檢和門急診看病後實時更新。

    當醫療水平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後,醫學介入的能力也會發生變化。我們或許能摒棄掉古老藥物和粗野的外科手術,換成一種效果更徹底、更方便也更安全的方式......

    這些對未來的暢想,得由那些科研人才來負責實現。

    作為麵對芸芸眾生的醫生,隻能腳踏實地地依靠身邊任何可用的手段,來一一處理不斷出現的棘手問題。

    “接下去的一些話會離官司本身有些遠,但對於理清公司所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非常有用。我還想再說明一點,西弗所長是非常厲害的研究員,研究的是傳染病和人體的免疫反應,對血液製品的生產肯定要陌生些。”

    祁鏡在解釋之前,擺了個開頭,特地把西弗摘了出去:“有些細節隻有真正接觸過輸血,真正在一線處理過那些需要輸血的病人時才會涉及,比如說我。”

    這段話完美對應了他在一開始做職業介紹時說過的“危重症急救”,並把這門學科嵌套進了血液製品的使用中。

    至此,一場問答交互式的證人問話環節,在祁鏡潛移默化下,改成了辯論賽正反方之間的各自陳詞。而祁鏡想要表達的主旨隻有一個,研究員研究各種模型數據得出幾率,而血液製品公司則應該盡量防止這種幾率出現。

    “首先我要糾正一點,OCI的概念確實是04年提出來的,但丙肝病毒感染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模式卻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祁鏡說完,又好好想了想年份,糾正道:“具體時間我也忘了,不過肯定比2001年要早。”

    “這是什麽意思?”

    在托馬斯的理解範疇裏,OCI就是丙肝病毒感染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就像看到花生仁就想到花生一樣,兩者是一種等式關係。

    但對當初做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來說,首先看到的肯定是一個完整的有殼包裹的花生,需要慢慢剝開它的殼才能看到裏麵的花生仁。然後通過實驗定義誰是殼誰是仁,能不能吃,該怎麽剝......

    這是一個發現探索的過程,和後人看文獻得到結果不同,完全的兩碼事。

    科研人員肯定是先發現了一種奇怪現象,丙肝病毒感染了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因為單個核細胞是免疫細胞,所以它的這種感染方式和HIV相似,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