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醫二代

9.夙願(1/2)

    祁鏡從小喜歡解謎,但做事都是三分鍾熱度,一旦興趣喪失,他就會失去動力。

    小時候學業不難,他靠著理解力,成績一直保持在中遊。高考迫於父親的壓力,高三下學期發了力,成功進了醫科大學。但沒想到醫科的課程實在乏味,所以祁鏡沒怎麽掙紮就徹底放棄了。

    當然醫二代走行政要簡單得多,原本兩夫妻也沒想讓他幹臨床,成績差些也無所謂,陰差陽錯地造成了祁鏡之後奇怪的事業線。

    當然不管過程如何,結果還是好的。繞了一個大圈子後,他還是回到了臨床。

    剛進急診臨床,他就發現原本乏味的醫學知識交織在一起後非常有意思。而當形形色色的問題聚集在一個人體中時,就成了他最喜愛的東西。沉迷於解謎的人從不怕謎題有多難,隻怕沒題可解,而急診給了他想要的一切。

    每天都有大量的病人湧入,永遠不用怕沒病人可治。

    社區醫院注重預防和預後,一般不設立急診。二級醫院由於醫生水平、檢測設備等原因處理不了太複雜的疾病。遇到特殊情況,他們可以果斷送去三甲。

    而到了三甲急診,醫生沒有拒絕的權力,任何病人隻要進門就得照單全收。

    這也給了祁鏡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因為這裏常年都有數量充足的疑難雜症需要解決。在急診摸爬滾打了好幾年後,祁鏡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設立全國第一個疑難雜症科。

    那時他的想法其實不錯,但隻有一個簡單的框架,甚至連雛形都沒有。

    全科醫生診治慢性病,二級醫院接收輕症病人,而三級醫院則按疾病種類分出若幹分支科室,負責接受急重症。這是一整套帶有層次和分流製度的醫療服務方式,非常經典,但隨著醫學的發展,近年來出現了許多弊端。

    有些病人症狀古怪,檢查結果匪夷所思,什麽科室都沾點邊,但沒人能確診。

    他們輾轉在各科室之間,從一家醫院轉到另一家醫院,成了醫生手裏的皮球被踢來踢去。沒人敢收,也沒人敢治,萬一出錯,攤上責任那就是麻煩事兒。

    而祁鏡希望把他們都歸結到自己的科室裏。

    他隻進行係統性地排查,等確診之後再將病人劃分給具體科室,然後進行後續治療。

    可惜,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當初他剛一提,祁森就不讚同。原因很簡單,醫院養不起。

    疑難雜症科看上去非常風光,可因為疾患難度的問題,每年收治的病人會很有限。他們涉及各個科室,也會占去大量醫療資源,各種少見感染的檢測和培養、各部位病理活檢、CT、MRI甚至一大部分手術室都得給他們讓路。

    本來醫院資源就緊張,再多一個專找麻煩的科室,負擔就會越來越重。到時候醫院垮了對誰都沒好處。

    祁森說了一大堆,到祁鏡的耳朵裏其實就兩個字:沒錢。

    當然他清楚,其中沒錢是一方麵,而祁鏡本人實力還不夠是另一方麵。

    如果他是一個診斷學大咖,甚至能得到各學科領頭人物的賞識,有了曝光度還怕籌不到錢?到那時候資本會為了各自的慈善目的來給這個科室投錢,拿到有價值的病例後藥廠、紀錄片都會找上門,而祁鏡隻要做到資金使用透明化即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