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海漁場

927 休息(1/2)

    連續拖了兩網,每一網都是大豐收。

    第二網,差一點點又爆網了。

    好在陳慶生有了第一次爆網的經驗,第二次起網的時候,他提早就半小時起網,漁網才剛好能夠被絞車給拉上來。

    其實還可以再拖幾網的。

    這片海域,受黑潮的影響,漁業資源非常豐富。

    但船上的船員,連續清點了數百噸的漁獲,一個個都累壞了。

    項陽也不可能完全不考慮船員們的感受,因此,在兩網過後,果斷宣布了今天的捕魚到此結束,並許諾船上的每個船員,回去後每人至少五千塊錢的紅包。

    船員們這才興高采烈地聚集到一次,開始議論今天這連續兩網,項陽到底賺了多少錢。

    實際上,這兩網漁獲雖然眾多。

    但大部分都是龍利魚跟魷魚之類的不值錢海貨,項陽賺的,還真沒有船員們想象中的那麽多。

    按照平均每斤漁獲三十塊錢塊錢來算,今天項陽一共撈了有三百噸左右的漁獲,毛利潤其實也就兩千萬不到,還要拋出掉這一路上的開銷跟成本。

    “可把我給累壞了。”方友群左手拿著一罐橘子罐頭喝著,右手不斷捶著自己的腰椎骨,“還是那些丹頂鶴們舒服,我們捕魚,它們吃大餐,吃飽了就在我們船上休息。”

    項陽笑著看了看船艙頂部,那上邊落著十好幾隻丹頂鶴,那些丹頂鶴們聚在一起,嚇得那兩隻虎頭海雕都緊緊躲在鷹巢內不敢出來。

    “這些丹頂鶴十有八九就是長期定居在北海道漁場的那群丹頂鶴,說起來,它們飛得真遠,從北海道漁場到那霸至少有幾百公裏,它們竟然飛到這裏來覓食了。”項陽說道。

    “為什麽就不能是國內飛過來的呢?這裏離我國沿岸比北海道漁場貌似還要近一點。”有船員說道。

    項陽搖搖頭,其實,在我國沿岸生活的那些丹頂鶴,大部分都不會再飛到海上來覓食了,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長期在海上覓食的丹頂鶴,就隻有北海道漁場的那一群。

    項陽寧可想象,這是一群過去人類還未發現的丹頂鶴族群,也不相信這些丹頂鶴,是從國內遠渡重洋飛過來的。

    “丹頂鶴是一種很聰明的禽類,它們的智商極高,特別是長期在北海道漁場上空覓食的這個族群,它們能比漁民更加精準的判斷哪裏的食物最多,所以我猜測,它們其實也是跟著黑潮,跑到這裏來覓食的。”項陽笑著說道。

    如果要是國內那群,在濕地已經生活習慣了的丹頂鶴,它們在濕地內食物充足,是不可能跑這麽遠過來覓食的。

    “這些丹頂鶴真神奇,竟然還知道跟著洋流進行覓食。”方友群狐疑道。

    “那是當然,丹頂鶴跟海鷗一樣,能夠非常準確的預測天氣,追逐洋流,因為丹頂鶴跟海鷗一樣,骨頭都是空心的,這不僅大大減輕了丹頂鶴的重量,讓它們能夠更加適應遠距離的飛翔,更能像氣壓表一樣,及時的預知天氣變化,感受到洋流的方向。”項陽解釋道。

    方友群點點頭,若有所思道:“原來是這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