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海漁場

855 生得美麗,死得美味(1/2)

    一直到一九年年底的時候,野生石蚌魚的價格還隻要一千多塊錢出頭一斤。

    而從一九年年底到現在,短短兩年時間,這魚的價格翻了差不多三倍。

    野生石蚌魚深受吃貨的喜愛,也是很多釣魚愛好者最喜歡釣的魚。

    據說野生石蚌魚在水底的時候十分生猛,並且力道強大,釣起來非常有趣。

    當然,對於項陽這種非釣魚愛好者而言,野生石蚌魚就隻是一道珍饈佳肴了,在項陽小時候,野生石蚌魚的數量還很多,價格還很便宜的時候,項陽就十分喜歡吃這種魚,口感鮮嫩細膩,細骨少,充滿金黃脂膏,味道香滑無比。

    項陽小時候,還擔心的就是石蚌魚會漲價,因為石蚌魚隻要一漲價,項父再捕撈到石蚌魚的時候,就沒得吃了,得拿到鎮上去賣。

    結果項陽小時候的擔心,還真成事實了,自從項陽上高中後,就再也沒吃過石蚌魚。

    據說是當時,有人發現石蚌魚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並且野生石蚌魚的脂肪含量較少,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相比於豬、牛、羊等陸地動物的肉中,所含的飽和脂肪酸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加上其鮮美的味道,所以很快就成了一種奢侈食品。

    陳慶生抓起一條渾身上下金燦燦的石蚌魚,“船長,你真確定這魚是野生的嗎?為啥我越看越覺得這是放養魚,你看,這色澤,太像是經過後天培育的了。”

    項陽搖搖頭,說道:“你區分石蚌魚是不是野生的,不能夠光看它是長得好看還是不好看,你首先要看它的體型,野生石蚌魚的身體長,是橢圓形,背緣弧狀彎曲,兩眼間隔平坦前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缺刻顯著,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鰭條部及臀鰭基部具細鱗。”

    “然後是看它的側線,你看你手裏的這條,側線上方的鱗片斜向後背緣排列,下方的鱗片則與體軸平行,背鰭鰭條部與鰭棘部連續無明顯缺刻,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鰭條部相對,胸鰭長,末端達臀鰭起點上方,尾鰭內凹,這絕對是野生石蚌魚無疑。”

    “可是色澤不對,野生石蚌魚的體色大都是紫褐色,而且背側線上方應該會有一塊小白斑,吻端會有一條藍色的斜帶,我手裏這條都沒有。”陳慶生有些遲疑道。

    “你不用糾結它的體色,野生石斑魚之所以大多數是紫褐色,那是因為大多數的石蚌魚都喜歡躲藏在珊瑚裏,它的體色是根據周圍環境來生長的,是它的保護色,不同的環境,造就它不同的體色,這很正常。”項陽說道。

    石蚌魚有擬態的能力,在不同光線條件下,會呈現不同的體色。

    在不通的環境下,同一條石蚌魚,有時看起來是橘紅的,有時卻是明豔的正黃色,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陽哥,這魚到底有多貴啊?就這麽幾條,你們還糾結來,糾結去的。”一旁的方友群見項陽跟陳慶生這麽久了還在討論這魚到底是不是野生的,頓時無語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