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海漁場

811(1/2)

    “沒錯,這南極磷蝦的數量,確實多得可怕。”項陽說道。

    項陽有專門研究過南極磷蝦的資料。

    南極磷蝦的繁殖力極強,環境適應能力也非常強,食物來源更是豐富無比。

    別看單個的南極磷蝦個頭很小,但雌性南極磷蝦每次產卵的數量可以達到六千顆以上,而且每年都能多次產卵。

    幼年的南極磷蝦長大也非常快。

    “每年消耗三億多噸,卻從來不見其數量減少,這是何等龐大的一塊蛋糕,我國也是一個漁業大國,怎麽可能不進來分一杯羹。”高闖感歎道。

    項陽聞言,臉色漸漸變得更加嚴肅了。

    現在全世界的糧食其實很充足,但是分配卻是極為不均的,就算是把南極磷蝦全部捕撈了,世界上也照樣有人會餓死。

    我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這麽一大塊蛋糕不爭,那麽無疑也是糧食分配的不均。

    幾十年來,南極磷蝦捕撈一共曆經了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蘇俄和東夷為主要捕撈國,其中蘇俄捕撈量占據了93%,絕對第一位,其中磷蝦捕撈量最高的時間段是1983年,南極海域有超過五十萬噸磷蝦被捕獲!

    當時的蘇俄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南極磷蝦捕撈船隊,占據了磷蝦一哥位置將近二十年!

    第二階段前蘇餓解體後到上世紀末,捕撈國開始分化,主要以東夷、智利、俄國、波蘭、烏克蘭等國,而東夷則成為這些捕撈國中的後起之秀,其占有量為80%,妥妥的南極新掃蕩。

    從1993年起東夷南冰洋捕撈船隊的加入了大量先進漁船,南極磷蝦捕撈量占比急劇增大,而蘇餓則由於國家解體,對原先國有捕撈船隊分割私有化,南極磷蝦捕撈產量也大幅下降,逐漸被後起的東夷占據了主導!

    不過和當年的蘇俄相比,東夷捕撈的磷蝦不足當年蘇餓人捕撈的五分之一,大約不足十萬噸!

    第三階段是從2000年初至今。

    捕撈國新增了韓國、挪威、美國和我國。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從2006年開始,東夷的遠洋捕撈船隊老化,產能下降,而挪威則是後起之秀,他們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磷蝦捕撈裝備,使得產量有了突破!

    目前,挪威占據著南極磷蝦捕撈的首位。

    雖然挪威每年捕獲的磷蝦產量也在十萬噸到二十萬噸之間徘徊,不過這個產量已經占據了全球磷蝦捕撈量的50%。

    我國加入南極磷蝦的捕撈行列非常晚。

    一直到2014年,南極磷蝦捕撈排行才有我國的位置。

    雖然我國2013年就有人正式加入南極磷蝦捕撈大軍,並且成功捕撈了一批南極磷蝦回國,但那數量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我國真正第一次到南極進行商業捕撈,是在2014年。

    我國盡管起步晚,但捕撈量增長卻是比較快速的。

    從2014年時的三萬噸,到2016年時就達到了6萬噸,兩年就實現了翻一翻。

    當然這差不多隻有挪威的一個零頭,不過如此增長速度表現了我國對南極資源利用的決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