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海漁場

773 可怕水母 下(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其實,伴隨著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從2000年開始,原本是四十年才爆發一次的水母,變成年年在世界各地爆發。

    尤其是去年六月以來,這種情況更加惡化。

    據美國科學基金會研究小組稱,全球至少有十四片海域經常發生水母大爆發,其中包括黑海、地中海、美國夏威夷沿岸、墨西哥灣等。

    每當哪個海域水母大爆發,海裏和海灘上都滿是水母,對當地的漁業、旅遊業、沿海電廠和核電站的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我們的鄰國東夷是一個靠海吃海的島國,自從2002年幾個漁民在捕魚時發現捕上來的不是魚,而是水母之後,接下來的二十年裏,每年都有上百億隻水母在日本海域活動。

    在黑海海域,每當水母大爆發,每立方米海水甚至聚集著千隻以上拳頭大小的水母,對當地旅遊業和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往往高達數億美元。

    此外,全球有近兩億海水浴愛好者和漁民深受水母困擾,光美國佛羅裏達州就每年有超二十萬人被水母蟄傷。

    就連我國近海也是水母災害的重災區。

    2009年7月,青島一座發電廠就發生了一次水母災害事件。

    當時,由於海水泵房取水口湧入大量水母,工人們全天候不斷清理,最終,三天一共清出了十噸水母。

    那次水母入侵事件,導致了附近居民和工業用電受到很大影響。

    加上億萬年來,水母一直潛藏在深海,近幾十年更是大量繁殖,侵入各國近海,根本就無法消滅幹淨,所以世界各國不怕死的吃貨,都開始了如神農嚐百草般的水母烹飪方式。

    經過無數大廚與無數吃貨的前仆後續,烹飪水母的方式還真被研究出來了。

    當然,人類為了消滅水母,做出的遠遠不止這些。

    就拿我國來說。

    為了找到水母爆發的真正原因和控製的辦法,我國的973項目“水母計劃”在2010年底正式啟動。

    在我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牽頭下,全國共有六個單位四十位的科學家,以及上千名工作人員,組成了一支非常龐大的研究團隊,開始課題研究。

    我國科學院首席科學家孫鬆說:“我們是把水母作為一種載體,通過對它的研究,看看整個中國近海的生態係統發生了什麽變化,未來會怎麽樣變,這是我們的真正目的。”

    全世界有一千四百多種水母,已知的大型水母就有近三百種,而影響我國近海生態安全都有哪些水母,這是都是課題研究首先要弄清的問題。

    但是,對野生環境下的水母進行跟蹤觀測並不容易。

    拿高闖的那艘加工母艦上的儀器打比方。

    高闖船上的探測儀器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商用探測儀,儀器能探測三千米深海的魚群,但對水下的水母卻無計可施,連水下十米的水母都探測不到。

    這是因為水母整個身體95%都是海水,加上它是半透明的,無論是聲呐,還是光學很難看到、探測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