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海漁場

737 海市蜃樓 下(1/2)

    “給我看看。”項陽從徐放手上接過那個顯示屏,然後點擊播放。

    隻見屏幕上,是大片大片的蔚藍海水。

    突然,毫無征兆地,視頻內就出現一座巨大的冰山,這座冰山,就好像是從虛空中,憑空誕生的一般,沒有任何的前兆,誕生之後,也沒有引起任何的風浪。

    “沒錯,確實是海市蜃樓。”

    項陽把顯示屏遞給徐放,“應該是我們先前下的那場雪的緣故,導致光的折射出現了偏差,所以在這片海域上,投影了一座不知道在多遠外的巨大冰山。”

    這時候,甲板上聚集的人越聚越多。

    很多船員,都心跳加速,一點一點看著自己離那座冰山越來越近。

    雖然項陽跟徐放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並非是一座真正的冰山,隻不過是海市蜃樓,但這種視覺的衝擊力,還是及其恐怖的。

    項陽自己本人倒是不害怕了,他是整隻船隊裏,少有的知道海市蜃樓形成原理的人。

    海市蜃樓是一種因遠處物體被折射而形成的幻象,其產生原因是太陽使地麵溫度上升後形成的一種氣溫梯度。

    由於空氣的密度不同,光線會在氣溫梯度分界處產生折射現象。

    人類的大腦認為光線總是沿直線傳播,但是當光線通過下方溫度低、密度大的大氣時,就會向下折射,所以大腦中顯現的遠處物體就會比實際高。

    海市蜃樓經常發生在海上,因為海上一定範圍之內的空間空氣濕度較大,厚度也比較大,這樣大麵積的水蒸氣在運動下陰差陽錯地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透鏡係統。

    當近地麵的氣溫劇烈變化時,則會引起大氣密度的巨大差異,遠方的景物,在光線傳播時則會發生異常折射和全反射,從而造成蜃景。

    另外,海市蜃樓的發生還與不同高度空氣層的折射率有關,水汽含量是直接影響折射率的重要氣象要素。

    同時,海市蜃樓也與氣溫、相對濕度突變也存在著一定關係。

    靠近海麵的空氣由於海水溫度較低,且水蒸氣潮濕,因而折射率較大,而上方的空氣因受日照影響溫度較高。

    海麵上空空氣層的折射率是由下而上隨高度逐漸減小,由於氣象要素變化的不連續性,導致光在空氣中折射率變化也呈現不連續性,光線穿過折射率大的空氣層頂時,在晴朗、無風或微風的氣象條件下,則容易形成全反射,從而產生海市蜃樓的奇觀。

    這時候,項陽發現,周圍的其它漁船甲板上也站滿了人。

    “看來大家也都發現這海市蜃樓了。”項陽笑著對周圍眾人說道。

    “陽哥,你還有心情笑,萬一要這不是海市蜃樓,而是真的冰山,那我們可就完蛋了。”方友群開口道。

    項陽笑笑不說話,是不是真的,等一會漁船開過去的時候,自然就真相大白了。

    結果,就當項陽以為自己要與海市蜃樓來個零接觸的時候,開在最前方的那艘破冰船卻停了下來。

    緊接著,是第二艘,第三艘,整個船隊所有的漁船,都停了下來,項陽的漁船,也不得不在海麵上停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