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海漁場

725 奇跡般的生命(2/2)

    不過項陽還是耐心地回答道:“溫暖海水與冰冷海水的交匯處是藍鯨絕佳的棲息地,冰冷的海水通常富含浮遊生物和磷蝦,藍鯨通常就以這兩種生物為食,藍鯨是呈世界性分布的,在南極海域分布的藍鯨數量是最多的。”

    在南極以外藍鯨的棲息海灣大多是由陸地河水中衝入海洋帶來極為豐富的有機質,使水質十分肥沃,促進了浮遊生物的大量繁殖。

    而密集的浮遊生物,又引來大量的小魚小蝦。

    藍鯨的胃分成四個,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隻。

    一頭成年的藍鯨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的食物。

    如果藍鯨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饑餓的感覺。

    磷蝦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物,廣泛分布於南北極海區,正是由於如此豐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裏沒有支持體重的限製,所以藍鯨才能發育得這樣巨大。

    在南極的藍鯨每天都用大部分時間張開大口遊弋於稠密的浮遊生物叢中,嘴巴上的兩排板狀的須像篩子一樣,肚子裏還有很多像手風琴的風箱一樣的褶皺,能擴大又能縮小,這樣它就可以將海水和磷蝦一齊吞下,然後嘴巴一閉,使海水從須縫裏排出,濾下小蝦小魚吞食。

    藍鯨的食物除了嶙峋還有其它蝦類、小魚、水母、矽藻,以及各種浮遊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藍鯨,體型比生活於南極附近水域的要小,這與其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著密切的關係。

    藍鯨雖然生活在大海裏,但也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是用肺進行呼吸的。

    藍鯨那肺的重量達到一千多公斤,能容納一千多多公升的空氣。

    這樣大的肺容量,使藍鯨呼吸的次數大大減少,大約每隔十五分鍾才露出水麵呼吸一次。

    藍鯨在呼吸時先將肺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從鼻孔逐出體外,然後再吸進新鮮氧氣。

    每當藍鯨的頭部露出水麵呼吸,將體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逐出體外時,會有一股強有力的灼熱氣流衝出鼻孔,噴射的高度可達十米,並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麵。

    當藍鯨噴水的時候,能使藍色的海麵上出現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遠遠望去,就宛如一股海上噴泉,同時還發出猶如火車的氣笛一般響亮的聲音,這才是最正宗的鯨噴。

    人們一般根據藍鯨噴氣時發出的聲音、鯨噴的高度和形狀,來確定藍鯨的位置。

    令項陽感到惋惜的是,藍鯨雖然生活在各大洋中,但在我國海域卻極為少能看到。

    在我國黃海和南海曾有出現過藍鯨的記錄,但近幾年都沒有人在我國水域發現過它們了。

    藍鯨不是什麽潛水高手,它一般潛水一次不會超過一百米,極少有個體可潛至500米深的,潛水時間倒是可持續二十分鍾左右,在換氣的時候會連續八到十五次的噴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