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海漁場

474 海東青傳說(下)(2/2)

    在上京古城東女真墓群中,發現了以海東青捕捉一隻飛翔的鵝為紋飾的鎏金銅帶挎。

    另外,在我國現存的古樂譜中,有“海東青拿鵝“的琵琶曲譜。

    民間兒童遊戲中有“老鷂子叼雞“活動。

    在吉林敦化一帶現如今都流傳著《阿瑪有隻甲昏》的童謠。

    那首歌項陽沒聽過,但曾經在看海東青的知識時看過其歌詞,“阿瑪有隻角鷹。白翅膀,飛得快,紅眼睛,看得清。兔子見它不會跑,鵝見它就發懵。佐領見了睜大眼,管它叫做海東青。拴上綢子係上鈴,吹吹打打送進京。皇上賞個黃馬褂,阿瑪要張大鐵弓。鐵弓鐵箭射得遠,再抓鵝不用鷹。“

    這首歌謠生動的顯現了海東青在古代的珍貴程度。

    誰要是抓到了海東青,那是要一路鎖啦吹起來,鑼鼓敲起來,跟送新娘子一樣把它給送到紫荊城的,期間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就不了,看看皇帝給的獎勵是啥。

    黃馬褂!!!

    在古代,每年的10~1月,朝廷就派人前往鴨子江兩岸的撫遠縣捕海東青。

    捕海東青時,先在山坡向陽處,用三塊石頭搭個“∏”形支架,象征著鷹神九重上的金樓神堂,內放一塊山石,代表鷹神居住的神山。

    然後插草為香,用酒祭奠後,便張網捕鷹。

    捕捉海東青的網一般長米,寬1米,在網上拴一隻鴿子或死雞當做誘餌,捕鷹人自己則躲進用樹枝偽裝的“窩棚”裏,靜候鷹的到來。

    有時,捕鷹人要蹲上幾個月才能蹲到一隻海東青,稱謂“蹲草”,這也是蹲草這個詞的最初由來。

    要是有海東青從高空潘盤旋而下,撲食誘餌,落網被擒。

    捕鷹人首先要非常隆重的拜謝鷹神格格,然後才能去抓鷹。

    捕到的鷹如果要是海東青的話,必須得要立刻送往紫禁城供皇帝享用,否則的話就是夷三族的重罪。

    康熙皇帝曾經讚歎道:“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

    把海東青送到紫禁城後,紫禁城裏有專門的訓鷹人將海東青放在特製的鷹架上,幾不讓它睡覺,磨掉海東青的野性,這叫“熬鷹”。

    熬鷹之後還有“過拳”、“跑繩”等環節,海東青才能聽人吆喝,讓它上哪,它就上哪。

    為了掌握膘情,馴鷹人會讓海東青吞下裹著瘦肉片的麻線團,它無法消化,便將線團吐出來,謂之“帶軸”,也叫“勒腰”。

    幾次“帶軸”後,海東青才能饑腸刮肚,讓肌肉的強勁起來,它才能“輕裝上陣”,飛上九霄。

    有文獻記載年過三齡的海東青可與狐狸相擊,五歲的海東青就能把貓狗給叼走當做實物。

    當然,這個被記載在文獻中的被海東青叼走的狗具體是什麽狗還有待商榷,文獻並沒有記載海東青具體是叼的哪種狗。

    泰迪也是狗,藏獒也是狗,項陽覺得這兩個品種的狗戰鬥力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