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海漁場

401 非物質文化遺產(1/2)

    旗魚雖然沒有劍魚那麽大的名聲,實際上它的凶猛程度一點也不次於劍魚。

    同樣又尖又長的嘴巴,同樣超快的遊動速度,兼職就是一個背上長著大旗子模樣魚鰭的劍魚。

    “運氣不錯啊。”張啟程笑嗬嗬道:“旗魚也是個好東西,魚肉鮮嫩肥美,營養價值極高,是非常珍稀的漁獲之一,而且旗魚不僅數量稀少,還極難捕撈,它們是海魚內遊動速度最快的魚類之一,不管是圍網還是拖網都很難抓到它們,而采用魚籠捕撈就更不行了,這個魚幾乎是不吃死魚的。”

    項陽笑著點點頭,“運氣是很不錯,這條旗魚應該是想發起突襲捕食某條獵物,結果速度放下來後正好被漁網給網住了,否則的話我這網哪能網住旗魚?”

    “這趟跟著你出來真是出來對了。”張啟程盯著那條旗魚雙眼放光,“我們又有口福了。”

    項陽笑了笑,一條旗魚而已,確實也不太好賣,張啟程剛剛在三文魚上讓利很大,這條旗魚既然張啟程想吃那就吃了吧,剛好項陽自己也想嚐嚐旗魚的味道。

    很快,清點好漁獲,大部分船員都累癱在甲板上。

    項陽臉上帶著笑意,正要說些什麽。

    就在這時,項陽的手機響了。

    “嗯?”項陽掏出手機,一看,發現竟然是項母打來的。

    “喂?媽。”項陽連忙接通電話。

    “總算打通了,你怎麽不接電話?”項母埋怨道。

    “海上的信號不太好,大片區域都是完全無信號的,怎麽了,有事嗎?”項陽問道。

    項母道:“今天付阿公到我們家裏來了。”

    項陽挑了挑眉,“哪個付阿公?”

    “還能有哪個付阿公?村小的老校長。”項母道。

    項母這麽一說,項陽立即就知道了。

    這個付阿公差不多是村裏麵年級最大的那一批人了,他在村小裏教了幾十年書,很多人家裏三代都是他的學生,不過他沒教過項陽,因為在項陽讀小學的時候付阿公已經退休了。

    不過付阿公教過項陽的大伯、父親,跟三叔,而且聽項伯說以前付阿公對項家多有關照,是對項家有恩的。

    “媽,您直接說是付校長不就行了麽?他老人家上咱們家幹什麽?”項陽問道。

    “付阿公想要燒寶塔,他說這是我們壺海鎮上的老傳統了,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現在懂得燒寶塔的老人都差不多去死了,他現在身體也快要不行了,要是他死了,這項重要的非物質遺產就要徹底失傳了,所以他想要在今年年底燒一次寶塔。”項母說道。

    “燒寶塔?”項陽問道:“這是我們壺海鎮的老傳統?怎麽我從來沒聽說過?”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項母說道。

    相傳,在清末年間,大年三十的晚上,楓葉樹下,一群偷南瓜的孩子將偷來的南瓜在野地裏用火煮。

    那群小孩用三個石頭壘成臨時灶台,架鍋煮瓜,石頭間隔的三個空檔用瓦片團團圍住,防止風吹火偏,留下一個空檔,則用來進柴添火。

    南瓜熟了,兩檔的瓦片也就都被燒紅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