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殷商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外援之力(1/2)

    鬥耆國不再是以前那個無人相助的山蠻子了,聶傷這段時間結交的幾位靠得住的盟友,都可以出兵來援,或者提供物資。

    宿國自不用說,在將來的戰爭中宿城首當其衝,會是雙方長期鏖戰之地。宿國已經成了鬥耆國的仆從國,這一仗再艱苦也得跟著鬥耆國人打下去。

    當然聶傷也不會讓他們損失過大,宿國國民肯定會提前撤出,作戰主力還是鬥耆軍,隻是依托宿城的地勢而已。

    其他盟友中,鄣國距離最近,地理位置也很重要。那章堰得到消息後,親自趕到鬥耆國表明自己的立場,還在聶傷麵前指天發誓,要和鬥耆國並肩作戰,絕不背棄。

    聶傷請他和白石鄉鬥耆軍守住東線,其他方向不需要分心。

    逢國國主逢稟是個目光短淺又沒膽魄的。他剛上位不久,位子不是很穩,不敢發動大軍,隻想派出少量軍隊應付一下。

    結果被寵妻米姑猛吹枕頭風,又被鬥耆國使者以利相誘,頭腦一熱,也表示願全力相助。

    還有窟山部,現在是窟山國了。窟山國新任國主,子爵沮一直仰慕聶傷,得訊之後毫不猶豫的遣使來報,他會親自帶兵來援。

    另外一個熟國萊國距離太遠了,萊子又是個精於算計的小氣鬼,自然是訴了一番苦,客客氣氣的拒絕了鬥耆國求援。

    不過聶傷也沒有指望萊國援兵,使者又奔萊國大司馬妘訥的府上,向妘訥購買糧食。

    至於交易之物,還沒確定,使者隻道等大戰結束後,大司馬想要什麽,鬥耆國一定會足量送來。

    雖然有空頭支票的嫌疑,但妘訥毫不懷疑聶傷的信用,也不甚在意交易的貨物。

    聶傷當初統領聯軍清空了萊國周邊的夷人,給萊國創造了絕佳的戰略空間,相比這個巨大利益,付出一點糧食真算不了什麽。

    妘訥確實想幫聶傷,可是他無權調動國庫糧草,找吝嗇老爹討要也絕對白費力氣。

    大司馬是個重情重義的實誠人,負了朋友,自覺心中難安。愁悶許久,終於豁出去了,擅自將軍中所有糧食都給了鬥耆國,還調撥船隻幫使者運糧。

    萊子直到他來要糧時才知道此事,已經是三日之後了,想要追回也來不及了,糧船已經進了濟水。

    萊子氣的暴跳如雷,作勢要斬了兒子,被群臣勸住。然後就坡下驢,將妘訥痛打一頓,削了爵位,解除軍職,發配到偏遠哨所當戍卒。

    不管怎樣,妘訥算是對得起朋友了,他提供的這批糧食,足夠整個鬥耆國吃用好幾天了。

    萊國卻因為他的愚善之行,舉國都得喝稀粥。

    幸虧夏收在即,否則萊子不斬了他,貴族們也饒不了他。當然妘訥也不是傻瓜,他也是算好了夏收的時間,才敢借糧給鬥耆國。

    隱居鬥耆國的敖丙聞訊,也托人帶話來,願意向敖來國發信,請求父候也發兵來助。

    敖來國太遠,國中多是漁民,幫不上什麽忙。況且他們自己招惹了神靈,麻煩比鬥耆國還大,根本無力提供援助。

    聶傷沒有讓敖丙去信,生怕敖來伯誤會,說自己挾恩訛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