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煉金塔

第374章 誕生(1/4)

    從十一月份開始,紅星杯就在全國各省開啟聯賽。

    省內奪冠,才有資格參與紅星杯。

    也因為如此,賽事時間拉長了很多。

    以籃球為例,聯賽需要從縣內開打。

    縣內奪冠之後,要打市區賽事,爭奪市內冠軍。

    奪冠之後,才有資格代表本市,競爭省內冠軍。

    縣、市、省,構成了聯賽的三個等級。

    每一個等級的賽事,都有紅星杯拉來的讚助和廣告費。

    校隊打的比賽越多,獲得的廣告分成就越多。

    而隻有獲得了省內冠軍,才能獲得進入紅星杯的門票。

    到時候不僅有獎金和廣告分成,還會獲得門票收益和轉播分成。

    從聯賽到正賽,一個月根本不可能。

    於是紅星體育和賽事聯盟委員會共同商議,重新劃分時間。

    同樣以籃球為例,從四月份開始舉行縣級大賽。

    六月份開始市級大賽,八月份開始省級大賽。

    十月就可以開啟紅星杯正賽。

    每兩個月決出一個大賽冠軍,層層遞進的同時,合理分配時間。

    其他所有球類運動賽事,基本上都是如此。

    隻是時間有長有短。

    在紅星杯晉升全國大賽之後,紅星體育主動出擊。

    開始和各省衛視商談賽事轉播和直播、輪播等權益。

    本省衛視報道本省賽事,正賽則被央媽拿下直播權。

    網絡方麵則是三大視頻公司共同拿下,但海外版被鵝廠收入囊中,在這方麵鵝廠的實力更強,也更有優勢。

    消息及時公布,引發全民討論。

    商業化的紅星杯,影響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吸引人。

    全省各地,家裏有孩子的家長們都開始被吸引。

    然後有錢的請私人教練,沒錢的送去培訓學校。

    大家都在想辦法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希望孩子們能被選入校隊,不說豐厚的獎金,單單是名氣和獎學金就讓很多家庭無法割舍。

    普通家庭的孩子們,如何改變命運?

    以前是高考,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但是現在,就算是考的好點的大學,也依舊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如果成為校隊的一員就不一樣了。

    不說未來向職業靠攏,單單是名氣起來之後對孩子的未來就有很大的影響,哪怕不是冠軍團隊,隻是校隊。

    這是有鮮活的例子的。

    去年乒乓球團隊,豫章的一所中學的校隊學生,隻是參加了紅星杯的決賽,沒有獲得任何團隊榮譽,排名也隻是倒數第二。

    校隊裏的人也沒獲得什麽名次和榮譽,但就是因為有名氣,結果還沒高考之前,就有體校的人前來挖人,甚至還有一些培訓機構。

    成績不好沒關係,隻要有體育天賦,一樣可以讀好的大學。

    家裏條件不行沒關係,有獎學金還免除費用,如果能獲得名次還有獎金,甚至是被高校看重直接錄取。

    紅星杯儼然成為了新的戰場,每家每戶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有運動天賦,在這方麵的投入逐漸加大。

    與之帶來的是體育行業的興盛,和紅星杯有關的各種球類運動,全都大火,私人教練的費用在高升,運動器材賣的火熱,課時費用也在漲,可以說紅星杯的出現,帶動了球類運動的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