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

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一?前提?(3/4)

    “書麵保證是可以的。”陳文強笑著舉起了酒杯,說道:“恕我直言,貴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敵不過英日兩國,與其給日本人製造些無關緊要的麻煩,損害我國的利益,倒不如保存下有生力量,為以後的變局作打算。當然,貴國如果能將青島歸還我國,得到的利益將遠遠大於失去遠東的據點。我國所能拿出的東西,可是非常優厚的,將對戰局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法金漢和德國公使相視一笑,共同舉杯。雖然他們不知道陳文強的自信源於何處,但這些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決定的了。

    對於青島問題,陳文強看得很重,也與參謀總部仔細研討過歐戰爆發後,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以及相應的對策。

    最理想的莫過於在英國宣戰後,日本宣戰前,德國主動將青島歸還中國;次之則是德國方麵進行拖延,用外交努力避免日本參戰,外交失敗後,將青島歸還中國;最壞的結果便是德國人腦袋進了水,以為憑那幾千海陸軍能擋住日英的聯合進攻,不把青島交還中國,而用武力頑抗到底。

    出現第一種情況,事情就簡單了,中國和平接收青島,保持中立立場,解除駐青島德國武裝,限令德國膠州灣艦隊在二十四小時內離港,日本也沒有進攻的借口;第二種情況就比較麻煩了,象曆史上一樣,日本會阻撓中國接收青島,並以戰爭相威脅;第三種情況對於中國來說,是不能允許出現的,總參謀部為此製定了強攻青島的軍事計劃。

    不管出現何種情況,中國都必須做好與日本一戰的準備,對於不可理喻的日本人來說,什麽國際公約,中立原則,他們都可能置之不顧。中國所要做的,隻是不違反國際公約和中立原則,在道義上占據高點,避免協約國的聯合行動,隻單獨對付日本這一個敵人。

    日本本身在一戰前欠賬壓力很大,財政瀕臨崩潰,糟糕的財政情況不允許它進行長時間的戰爭。

    而歐洲諸國身陷戰爭泥潭,也不會寧願自己受苦,也要支持日本打一場不必要的、無理的戰爭。

    美國一向和日本不和,到時即便不能出兵,也會在其他方麵支持中國。俄國想找中國報仇,落井下石,也因為軍力被德國牽製而無能為力。

    一對一的戰爭,中國盡量避免同時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作戰,這是基本的原則。戰爭初期就對德宣戰,硬啃青島,這樣做的利益不會大過中立。然而,保持中立並嚴禁交戰國使用中國領土,日本會無視中國,堅持出兵嗎?

    陳文強覺得很有可能,但這時中國處於上升期的新政府統治下,和日本頂牛乃至擦槍走火,那日本這時能動員多少軍隊來中國?日本除了海軍強大外,常備陸軍隻有二十個師團,五十多萬人,能夠傾巢出動嗎?不太可能。

    即便全部出動,又能怎樣,中國還會比曆史上的抗日戰爭打得更慘烈嗎?現在的日軍的戰鬥力還沒有達到當時的那種變態程度,而中**隊的力量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卻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陳文強看來,戰爭初期,如果日軍傾盡全力,由於中國海岸線漫長,他們有可能取得幾次戰鬥的勝利,但最後戰爭的勝利必將屬於中國,付出的代價也會比曆史上輕微許多。

    當然,這個時候並不是與日本人決一死戰的時候,如果能將戰事局限於青島,使日本人知難而退,也是非常理想的結果。這就要通過外交努力,利用英法美等國壓迫日本。協約國邀請日本參戰,可不是要日本獨霸中國,甚至是獨霸亞洲的。日本不派兵入歐作戰,卻隻顧著自己的利益,這肯定會引起英法等國的不滿,甚至是警惕和抵製。孤掌難鳴的日本,必然不能與中國長期對抗下去。

    在陳文強的設想中,中日圍繞青島必然發生戰事,不管是德國人主動交還,還是中**隊強行奪取,日本肯定不會善罷幹休。這場戰事因為中國準備充分而相持不下,雙方都會有較大的損失。最後,英法美等國進行外交調停,中日兩國罷戰,青島戰事遂告一段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