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家子

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1/3)

    這麽多年的領導做下來,從聶振邦的履曆,就不難發現,聶振邦從一開始,幾乎就是在黨政領導崗位上,其中,擔任的時間最長,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政斧這一係統的。聶振邦搞經濟的名聲,也是這麽傳出來的。

    曾經的梨州奇跡,曾經的梁溪發展,曾經的望海奇跡,之後的巴蜀速度,這一切,都代表了聶振邦在經濟建設領域上麵的榮耀。

    對於國有企業改革,這種事情,在聶振邦曆年來的執政生涯之中,遇到過不少,甚至,聶振邦本身還擔任過華夏集團的董事長,對於國企,聶振邦還是很熟悉的。

    國企改革,這一個詞匯,代表的就是麻煩,甚至是上訪,眾口難調,在這一個方麵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般,作為國有企業,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從建國之後,就存在了的,這樣的企業,首先麵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龐大的退休人員,這是拖垮國有企業的一個主要問題。

    另外,上世紀,盛行的頂班製度,所謂頂班,就是說,一個工作崗位,父傳子,子傳孫的這種,就好比是世襲製度一樣,往往,在一個企業裏,大多數的父母是企業工人,兒女有不少都是頂了父母的班,繼續擔任工人。這樣一來,要說企業的工人有多少技術,這就很難說了。這一部分,也是時下企業下崗的主力軍。

    最後,國企的一個難點就是,在紀檢監察方麵的問題。國企不同於黨政部門,對國企的監督並沒有黨政係統這般嚴格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國企權力的腐化,領導層生活腐化的問題。不少國企,不是被市場擠垮的,而是被領導吃垮的。

    而國有企業改製,主要的矛盾就集中在了國有資產流失以及下崗人員分流等這些方麵。

    想到這裏,聶振邦看著旁邊的賀玉笙,卻是不得不佩服賀玉笙的精明,無疑,在此刻,賀玉笙提出這個問題,這絕對是神來之筆。

    不得不說,賀玉笙在時機的把握上,在政治的研究上,都算得上研究透徹了。賀玉笙很是清楚,隨著旅博會的參展籌備工作開始,以聶書記的支持力度,接下來,文寶貴必然會趁此機會在省政斧樹立起他的威信,這樣一來,賀玉笙就沒有任何抗衡的機會了。

    而現在,將紅城機械廠的改製問題拋出來之後,如果,能得到聶書記的認可,賀玉笙同樣可以狐假虎威,在省裏麵其他的領導幹部看來,聶書記是不偏不倚的,文省長負責旅博會,賀副省長負責企業改製,各有分工。這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

    雖然,聶振邦看穿了賀玉笙的這種小心思,但是,聶振邦也不準備說出來,身為上位者,有的時候,搞的就是這種平衡的戰術,這在古代,就是俗稱的帝王心術。

    看著賀玉笙,聶振邦也緩緩道:“紅城機械廠改製?我記得,小洪的父母就是紅城機械廠的,不是說,紅城機械廠已經轉給了紅城市在管理,成為了市管國企了麽?怎麽轉一個圈,又回到省裏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