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天子之從征服水滸開始

第124章 民間輿論(2/3)

    宋清跟著那兩人往前走,不多時便見到人群裏三層外三層,中央站著一個高出半身的年輕人。

    陳東。

    宋清登上了不遠處的樓梯,這才發現陳東是站在一塊大石頭上。

    “各位仁兄!自古奸佞當道,天下不可安;聖人不出,天下不可定!漢時桓靈二朝、晉時永嘉一朝、隋時煬帝一朝、唐時玄宗一朝、懿僖兩朝,無不是因奸佞當道而國亡!國既亡,百姓何以安?因此漢末曆經三國天下百姓六千萬隻餘八百萬,永嘉之亂時兩千餘萬百姓隻餘八百萬,安史之亂時九千萬百姓隻餘三千萬……”

    “各位仁兄!切不可以為奸臣隻是誤國耗財,遼國、金國可都虎視眈眈,大宋與軍力之弱,與遼人作戰勝少敗多,誰能保證下一場戰爭何時來臨?”

    “你們可知,東京八十萬禁軍實則隻有二十餘萬?五十萬都被吃了空餉!”

    “你們可知,我大宋打不過遼人,但遼人打不過金人,不久前金國吞並了遼人一半領土,誰能保證金人吞遼後不覬覦我大宋的繁盛?”

    “滅奸救國,不能再拖了!難得遇到太子殿下有匡正乾坤之誌,我等若是做壁上觀,他日刀斧來時,卻不認得我們是姓陳還是姓蔡,都在劫難逃……”

    嘶——

    這陳東,還真是不怕死啊!

    宋清聽得冷汗都出來了。

    他當然不知道,曆史上的陳東就是因為說話太直被趙構一刀砍了。

    如今沒有直呼趙佶昏君,已經算是客氣了。

    他更是小看了這些年輕太學生們的銳氣之盛。

    “陳兄說得極是!”

    人群裏一聲高呼,又走出來一位二十三四歲的太學生。

    宋清認得,歐陽澈。

    比陳東還耿直。

    而且平時喜歡慷慨陳詞,為人又寧死不屈,誰都不服,誰都不能讓他低頭,是太學裏的頭號刺頭,陳東隻能排第二。

    難得的是,他見識明達,所論往往切中時弊,常為天下百姓憤懣不已,其憂國憂民之心,皆出自與本性。

    這就是趙桓所要的人,未來朝堂的扛把子。

    現在卻隻能在太學院裏悲憤。

    歐陽澈緊走幾步來到陳東近前,先躬身見禮,陳東急忙還禮之後,他轉過身向人群道:

    “陳兄所言,字字金玉!在下常遊走於民間,所見所聞,令人忍不住愴然!”

    “民生之艱,春種秋收,忙碌一年,家中子女尤有餓死者!”

    “還有不少數代積累,守得幾畝薄田,被楊戩一幹人一句話奪取,無以為生者!”

    “災荒之地的關中、河北,千裏之地有樹無皮,在下親聞有易子而食者!”

    “諸位以為梁山賊惡,都生食人肉,卻不知因為饑餓,生食骨肉至親者大有人在,此豈是人之惡也?世之惡也!”

    “倘若再被奸臣禍亂下去,不許遼人金人,恐怕宋人為口吃的自己就先火並起來,田虎、王慶、方臘就是明證!”

    “諸位!我歐陽澈誓死追隨太子滌蕩天下,可有同行者?”

    歐陽澈說完,環視人群。

    絕大多數都在皺眉苦思,也有不少人麵露冷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