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

第2952章 出爾反爾(1/3)

    事實證明白鈺沒有急於決定是對的,坐在餐廳吃早飯時,一則時事要聞跳了出來:

    番雲區區長郭興旺在城中村拆遷現場接受記者采訪!

    什麽?

    白鈺立即停止咀嚼惱怒地看著電視屏幕,上次全市動員大會上講得很清楚,關於城中村拆遷事宜各級單位部門和領導不準隨意接受采訪,由拆遷領導小組紮口外宣。

    記者:請問郭區長番雲城中村拆遷工作進展如何?

    郭興旺:按市委市正府序時任務有條不紊推進。(中規中矩的回答)記者:在拆遷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和矛盾呢?

    郭興旺:由於曆史沉澱和多方麵因素,城中村拆遷麵臨非常大的困難,當然區委區正府有信心加以克服,在市裏領導下,在區全體幹部員工努力下,在城中村業主配合下共同打好這場殲滅戰。(相當於說“雖然”為接下來“但是”作出鋪墊,體現立場的堅定性)記者:郭區長能說說具體有哪些困難和矛盾嗎?

    郭興旺:番中城中村在番雲區占地麵積最大,業主最多,土地性質最複雜,裏麵有工廠,有托兒所幼兒園,有美食街超市商場,有快遞集散地等等,與周邊商業區已形成聯係緊密的內循環區域,拆遷工作開展後,區裏最頭疼的是如何快速填補龐大服務業的空白,簡單地說四周金融、商業、小區的孩子往哪兒放,生活日用品到哪兒買,蔬菜、快遞等如何解決最後一公裏問題等等;再看從業人員,大家看四周幾十幢高樓大廈,物業、保安、保潔還有很多從業人員都住在城中村,拆遷後住哪兒?無法就近就業怎麽辦?起碼變相增加城市交通壓力吧。目前來看還沒有完善的、讓老百姓滿意的思路。”

    記者:也就是城中村拆遷是否應該先易後難,先外圍後城區的順序,還是拆遷前科學認證、合理規劃,集思廣議爭取人民群眾更能接受、地方正府更易操作的方案?(區領導不便說的話都由記者說)郭興旺:我們有信心也有誠意迎難而上,爭取最滿意的結果。(市裏製造的麻煩和困難,我們能做多少做多少)緊接著記者又“隨機”采訪城中村拆遷現場的區工作人員(事後確認是區正府辦秘書)。

    記者:這位同誌你好,請問市動員大會後你一直駐點在這兒嗎?

    秘書:是的,全體機關人員全力以赴。(本職工作都不管了)記者:城中村業主們對拆遷工作理解嗎?簽約率如何?

    秘書:對於業主們的牢騷和意見,我們都會竭力解釋說明,盡量提高簽約率。(業主們不理解,簽約率也不高)記者:市裏對此次拆遷的要求高力度高,還製定獎懲機製,請問合不合理,壓力大不大?

    秘書:其實沒有獎懲機製我們也會盡心盡責做工作,壓力肯定有,但我們要把壓力轉化為動力,確保市裏限期前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市裏純屬多此一舉徒增幹部員工壓力)白鈺耐心看完這段明顯臨時插進來的不能算作新聞的采訪,又按回放細細看了一遍,發現兩個問題:

    一是從陽光、天色來看采訪時間應是昨天下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