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

第1607章 席位之爭(1/3)

    德國伯曼頓機械集團不單有足以與英國漢拉莎工業集團媲美的重工業基礎技術和尖端研發,還有一塊極為隱秘的、外界絕少知情的精密機床工程產業,那才是令方晟垂涎三尺且趙堯堯在歐洲想盡辦法都無法染指的禁地!

    因此必須暗示英國人退出把寶貴名額讓給德國人,這是出於戰略需要。

    擺在台麵,兩家戰略投資者分別是一家央企、一家外企,不偏不倚得令各方都無話可。

    然而博弈仍在繼續。

    按改製領導組確定的改組方案,新一屆固建重工董事會分成兩部分,一是非獨立董事,一是獨立董事。

    固建重工拿的第一稿名單當中,現任高管層按慣例占得三席,即沈煜能為董事長,尹榮為總經理,王旭石為首席風險官,這個提名融合老東家和京都發改委、國資委、原山申委“保持相對穩定”原則,方晟亦無異議。

    原山國資委手握12%多“金股”,理所當然擁有一個席位;

    華浩集團為主要戰略投資者占32%股份,拿到三席;

    德國伯曼頓機械集團為次要戰略投資者占11%股份,隻有一席。

    爭議就在剩下三席的安排上,固建重工提出遵循“股權優先”原則,分配給闐辰重工集團一個席位,理由是它持有8%固建重工養老金和醫保金組合的混合基金,另兩席為獨立董事。

    方晟斷然否決,要求三席都給獨立董事。

    別看區區一個席位,關鍵時刻將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集團高管層三票加原山國資委一票,這四票相當於本土派,堅定站在維護集團高管層利益角度;

    華浩集團三票加德國伯曼頓機械集團一票是戰略投資者鐵票,重大事項肯定觀點一致;

    如果投票表決的話,四票對四票相持不下之際就要看剩下三票。

    按方晟之前對獨立董事聘任要求,第一項就將原山本地人排除在外,原則上在京都範圍內聘任“社會名流包括專家學者、離任總裁、商界成功人士,必須眼界開闊、經驗豐富、能為企業提出實用中肯的建議”,而且每三年更換一次,防止任期過長被集團管理層腐蝕拉攏繼而沆瀣一氣。

    從改製、混改的央企國企董事會運作來看,獨立董事基本能做到獨立客觀、保持中立並嚴防內部人控製,很少出現內外勾結坑害投資人特別是戰略投資者的現象。

    既然是名流,多少都有些特立獨孝一不二的脾氣,敢拍桌子亮明自己的觀點,但也聽不得勸,這就給投票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

    倘若隻有兩名獨立董事,一旦意見相左的話,剩下那一票將決定平倒向哪邊!

    慮及此,方晟怎會認可固建重工高管層打的算盤?

    事關控製權這回集團方麵也態度強硬,非要提交改製領導組討論。方晟心裏“格噔”一下,腦子裏閃過成員構成:

    固建重工集團會一致對外,竭力堅持既定方案;

    張犖健態度曖昧,棄權的可能性比較大;

    王石等市領導有的看自己臉色,有的與張犖健保持一致,大概率不會出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