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

第1527章 曆史因素(2/3)

    

    “在區委區正府以及區直機關領導層麵都沒問題,那些人包括我在內組織關係在申委組織部,屬於省國資委在編公務員序列;”鬱磊道,“矛盾愈往下愈大,例如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執法大隊等等,都在原集團紀檢法務之類部門,作為中堅力量抽調補充,很多從工人性質轉為行政附屬或事業、公務員編製,沒轉的也參公管理,另外還有很多長期借用!渚泉***提的方案是嚴格按編製管理,正式編製留下沒編製的一律清退,感覺失之粗暴。”

    

    “當時明峰同誌過不搞一刀切也為難,區直機關及各部門本身就存在超編和大量長期借用的複雜性。”遲順鑫道。

    

    鬱磊道:“超編人員哪去了?這是我要的另一個問題,前提在於固建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行政區,白了就是個大廠區,一直以來奉行企業管理模式即不論工作性質人員靈活流動原則。再舉個例子,區法院副院長是築路機械技術人員出身,現在有個技術攻關組需要他過去主持,轉眼就轉換角色轉換崗位,沒人覺得奇怪,所以超編就超的這些流動人員的編製,雖然在編但跑到別處幹活,純粹意義上講也是固建特色的企業行為,不考慮曆史因素根本不能理解。”

    

    方晟歎道:“確實很複雜。”

    

    “而最普遍矛盾在於集團下屬工廠、企業一般人員,當初招錄就有性質之分,全民製、大集體,最近幾年則是合同製。不管什麽性質從企業管理角度出發采取‘同工同酬’的做法,因為都入了社保即便退休也沒什麽差別,一旦改製可就矛盾百出了,方晟同誌有過豐富的主導改製經驗,不用我多。”鬱磊道。

    

    聽到這裏,結合之前通過各個渠道搜集的信息,方晟已大致弄清脈絡:

    

    特殊曆史背景造成固建行政區與大廠區融為一體的政企不分狀況,隨著時代變遷市場經濟大潮衝擊,落後雜亂的體製結構愈發阻礙城市發展,同時過多承擔社會責任和行政管理職責又嚴重增加企業運營成本和內在革新動力,直接導致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市場份額每況愈下。

    

    如百鐵正府與唐峰集團硬脫鉤,實際上固建重工與固建區硬脫鉤、徹底退出行政管理體係是雙方輕裝上陣的共同迫切需要。

    

    可不同的是,百鐵那邊一聲令下可以立即停止采購、取消訂單、斷絕資金等往來;固建這邊不行,因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本來就在一個鍋裏吃飯,怎麽分家?

    

    站在固建重工立場講,固建區每條街每個角落都是集團砸錢建起來的,富麗堂皇的區委大樓、流光華彩的歌劇院、車水馬龍的商業步行街、高架橋、地鐵、高速公路等等,凝聚著固建重工幾代饒心血和汗水。現在要分家可以,正府必須給我們合理補償!

    

    站在渚泉***市正府立場講,固建從區區一家重工機械集團發展壯大成為行政區規模,主要靠地方不遺餘力地扶持,要土地給土地,要政策給政策,要減稅退稅等等都一路綠燈,甚至還包括開發建設期間省裏、市裏無償人力物力調配統籌,要算賬先把舊賬翻出來算清楚囉。

    

    這是上層層麵即地方正府與固建重工集團的矛盾,具體到固建區怎麽分家、怎麽定編定人定崗、怎麽在“尊重曆史”前提下理清亂成一團的組織人事關係,又是一項矛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