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

第1410章 矛頭所指(2/3)

    

    他把“尊重曆史”扛在前麵,言下之意即使有鍋也不能我一個人背。

    

    方晟把事情交待過去也不戀戰,繼續火力齊開:

    

    “從11月到12月各條線遲遲拿不出明年工作規劃,理由都是下崗礦工安置,不錯,從數據上看百鐵的安置率居於全省領先位置,可同誌們看看具體構成——封山育林、環山工業鏈提前招工、高速公路修葺三大項目消化下崗礦工人數占總數百分之八十六!什麽概念?我沒功勞都是自己的,我隻想提醒同誌們幹工作要有抓手要有實效,不要總是自己很忙,我要看實實在在的數據!”

    

    “很多同誌確實沒跟上方市長的工作節奏。”姚勝平緩頰道。

    

    方晟並不認可,冷然道:“更多同誌根本就沒節奏,因為無所事事!眾所周知百鐵是工業大盛礦業大市,成立伊始就不存在農業農村,但涉及農字口的機關事業單位一個不少,編製也都擠得滿滿的,請問這些人在幹什麽?啥事不做年年總結材料洋洋灑灑幾十頁,都從哪兒抄來的?”

    

    主管農業的劉培吉暗呼倒黴,不得不硬著頭皮解釋:

    

    “按省裏指示,礦業開發部分之外的山體區域都屬於農村,因為絕大部分無人居多所以不設村部,由所在地的鎮正府代管。”

    

    方晟對劉培吉印象還不錯,沒給他難堪,微微頜首道:“培吉同誌的定義我知道,但農業口子對那些山體區域履行過實際管轄權嗎?我看他們哪兒歸哪兒都糊裏糊塗!舉個例子,農業局蘇若彤同誌在鐵隆山北麓山穀裏發現了溫泉群,又發現一條直通南麓的暗道,請問之前幾十年有誰關注過?農業口子幹部員工要真正沉下去,走遍百鐵四周的大山每個山穀、每座山峰,弄清哪兒有河流,哪兒有瀑布,哪兒適宜種植,哪兒可以開發旅遊等等,我需要有份內容翔實、圖文並茂的回報材料,而非全是看不懂的技術參數、地質數據,那是勘探隊搞的,我不看!”

    

    劉培吉沉聲道:“會後我立即組織農委、農業、水利、國資等部門會商,拿出具體實施方案然後交方市長審閱。”

    

    不料方晟還有話:“組織巡查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要有讓老百姓眼睛看到的成績,否則你們有何存在的必要?”

    

    “眼睛看到的……”劉培吉思維停滯,茫然看著對方。

    

    參會人員也都呆了,紛紛低頭假裝看筆記本,腦子裏飛快地琢磨。

    

    方晟很快揭曉答案:“四個字,植樹造林!百鐵南麵的南梵山、東麵的五孔山、西麵的靈峰山,先在麵朝市區的山麵開始栽樹——不是總等到植樹節這做秀,對農業口子的幹部員工來都是植樹節!要切塊承包,要責任到人,要開展季度和年度考核,要保證明年底站在市府大樓極目遠眺,百鐵四麵山上都有綠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