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

第1366章 商業運營(2/3)

    “省裏能同意?”

    

    “百鐵自行解決修路資金,把路修得漂漂亮亮的,憑什麽不同意?擺在台麵的矛盾鬧到京都也不怕!”

    

    “好,解決一個政策問題,”詹印扳著手指,“第二是采取什麽方式運營,財政出資還是引入社會力量融資?”

    

    “BOT融資。”

    

    “BOT……”

    

    方晟解釋道:“就是聯合投資商共同出資修路,之後交由它管理和收費,達到合同規定年限後交還給百鐵。”

    

    “涉及之前的收費管理問題,比較複雜啊。”

    

    “我查過百鐵兩條高速的來龍去脈,”方晟道,“啟動修路時百鐵在黃樹是大戶,很硬氣地沒要省裏一分錢,也為咱們今的決策打下良好基礎。當時采取三方籌資,市財政出50%,國企讚助20%,還有30%借的銀行貸款——必須得借貸款,因為全額財政投資的話不能收費……”

    

    詹印聽明白了:“時值現在貸款還沒還清?”

    

    “截至去年底貸款餘額為12個億。”

    

    “投資商替我們還12個億,加上修葺費用來換取高速公路管理權?”

    

    “咱們也不是一毛不拔,財政賬上還有8個億呢拿出來和投資商合資修路,過路費、養護責任歸它,人員由市正府負責,十年或十五年後再收回高速公路管理權。”方晟道。

    

    詹印久久沉吟。

    

    論具體操作的創意恐怕沒幾個能比得上方晟,利用市場巧妙騰挪、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夫也無人能及,但在詹印的地位要斟酌的是正治影響。

    

    高速公路從誕生之日起國人就習慣了正府管控,雖紙麵上都稱貸款結清之日起取消收費,到現在也沒見多少貸款結清的,大家很平靜很自然地“留下買路錢”。

    

    正府收費經地義,同樣一條路如果改為商業運營模式那就不同了,會有人心理不平衡,會有人站出來質疑收費標準,會有人計較權利義務不對等……這不是你方晟玩溜的資本運作的問題,凡事都怕上升到原則高度在全網引發爭論,地方領導幹部最怕這個。

    

    搞還是不搞?

    

    瞬間詹印懷疑方晟早就醞釀好這套方案,沒拿出來的原因就在等成熟時機——各方施壓、兵臨城下,逼得自己無路可走時再端出大餐。

    

    如果之前雙方還是虛以委蛇,盡最大努力保持和諧局麵,高速公路商業運營計劃一旦出爐就意味著正式撕破臉皮,從此走上對抗的道路。

    

    實施權在方晟,但身為市委書計必定要對此承擔責任。

    

    “商業模式運作的確不用央求省裏、國企出資,公開招投甚至把國企排斥在外都有理可據,隻是……”詹印怔忡道,“日後會不會有人打著國有資產流失的招牌秋後算賬?”

    

    方晟大笑:“賬在咱倆手裏啊,詹書計正是主持的高速公路工程審計就是蓋棺定論,原來值多少錢,以後值多少錢,完美地實現前後分離,所有賬目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