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之官路

第六百一十八章 香港行(二)(1/3)

    由於秦揚一直都篤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說,雖然他素來都是以過目不忘而著稱的,可是,在腦海中遇到了這些好點子的時候,也總是會通過筆來將這些想法記錄下來,之後再進行一番具體的分析推敲的,畢竟,在這招商引資的工作中,秦揚也可以算得上是專家了。

    再進一步的思索之後,秦揚在紙張上寫下了九條招商的好點子,而身邊那兩個豪商一把年紀了,還愣是像個考試中準備偷偷摸摸作弊的孩子一樣盯著秦揚在紙張上寫的東西看,這一看不得了,一看就讓這兩個豪商更為的動容起來,同時進一步的肯定了秦揚的身份,是的,這個年輕人居然是政府工作人員,而且,看來應該是主宰一方的所在了,要不然也不會將心思放在這招商引資工作方式的研究上麵。

    這就讓兩位豪商更為的驚歎不已,要知道,這體製之內是最為注重論資排輩的,而眼前這個年輕人再怎麽看也不過就二十來歲的樣子,撐死了到三十,居然就能夠主宰一方,並且,還能夠參加這回歸觀禮,這是什麽意思?!要知道,不少的中央委員都沒有機會前來參加回歸觀禮的啊,這如何不讓兩位豪商對秦揚以體製內人員的身份來出席這回歸觀禮而震動了?!

    於是,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頓時明白了過來,眼前這個年輕人究竟是誰了。

    是的,就是那嵐山先生的高足,親手締造了“摘帽子”的奇跡,是的,一年幫助一個省級貧困縣摘掉了帽子,兩年幫助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摘掉了帽子。而這其中,港商的貢獻可以說也是非常大的,因此,這人更是被賦予了更多的政治意義。嗯,這人便是前途無量的岩城縣常務副縣長秦揚!

    秦揚的這個傳聞是早在一些有心人的打探之中的,而這兩位豪商正好是這其中的人之一,因為很簡單,作為商人都是趨利的,而這港商的觸覺與眼光素來是眾人所歎服的,那麽在這有不少港資因為對回歸的不確定性而撤走的大勢之下,那處於逆勢上揚的岩城縣與安宜縣自然也就入了很多人的眼睛。因此,秦揚的傳聞能夠被這兩位豪商所知曉,那也是正常的很了的。

    而秦揚這個時候,卻依舊並不知道身後有兩位豪商已經準備好了搭訕的言辭,而依舊在沉浸在對那招商引資方式的推敲之中。

    這第一個便是政府組團招商。是的,這是最為傳統的招商方式。經過一番策劃和籌備,各級領導集體出行,到目的地城市召開招商會,聲勢浩大地推薦自己的資源優勢和招商項目。不過,由於人財物的耗費巨大,時效性慢,不能和商家隨時互動交流,正逐步過時、消失。嗯,秦揚想清楚了這一點,將這個想法的前麵打了一個X ,這也就是說基本上否定了這樣的方式。

    而秦揚所準備的第二個方式,則是小分隊招商法。是啊,既然是小分隊法,那就是責任到人,化整為零的招商方式。這種“小分隊招商”的方式,避免了興師動眾,改由三五人的小組不定期到目標引資地去洽談項目。這種方式一般都是經過事先較為充分的溝通,選擇的項目更有針對性,服務也更到位,成功率也比上一種要高。嗯,這完全是可行的,因此,秦揚在這想法前麵打了一個勾,表示可以采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