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仙醫

孫思邈簡介(3/5)

    漱玉津

    1、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麵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麵開始,反方向做12圈。

    2、口微微合上,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裏,圍繞上下顎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盡量想象將口水帶到下丹田。

    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複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麵常洗

    搓手36下,暖手以後上下掃麵,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圈。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複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複。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複。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範圍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即提肛)

    吸氣時,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可以強化膝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應由雙腿做起。

    常散步

    挺直胸膛,輕鬆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民間有個說法,“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點誇張,不過,散步確實是有益的運動。

    腳常搓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太白山處士孫思邈撰

    夫養生繕性,其方存於卷者甚眾。其或幽微秘密,疑未悟之心。至於澄神內觀,遊玄采真,故非小智所及。常思所尋設能及之,而誌不能守之,事不從心,術即不驗。誠由前之誤交切而難遣,攝衛之道賒遠而易違,是以混然同域,絕而不思者也。稽叔夜悟之大得,論之未備,所以將來誌士覽而懼焉。今所撰錄,並在要典。事雖隱秘,皆易知易為,以補斯闕。其學者不違情欲之性,而俯仰可從;不棄耳目之玩,而顧紋可法。旨約而用廣,業少而功多。餘研核方書,蓋亦久矣。搜求秘道,略無遺餘。自非至妙至神,不入茲錄;誠信誠效,始冠於篇。取其弘益,以貽後代。苟非其道,慎勿虛傳;傳非其人,殃及三世。凡著五章為一卷,與我同誌者寶而行之雲爾。

    自慎

    夫天道盈缺,人事多屯。居處屯危,不能自慎而能鮨濟者,天下無之。故養性之士,不知自慎之方,未足與論養生之道也,故以自慎為首焉。夫聖人安不忘危,恒以憂畏為本。營無所畏忌,則庶事隳壞。

    《經》曰:人不畏威,則大威至矣。故以治身者,不以憂畏,朋友遠之;治家者,不以憂畏,奴仆侮之;治國者,不以憂畏,鄰境侵之;治天下者,不以憂畏,道德去之。故憂畏者,生死之門,禮教之主,存亡之由,禍福之本,吉凶之元也。是故仕無憂畏,則身名不立;農無憂畏,則稼穡不滋;工無憂畏,則規矩不設;商無憂畏,則貨殖不廣;子無憂畏,則孝敬不篤;父無憂畏,則慈愛不著;臣無憂畏,則勳庸不建;君無憂畏,則社稷不安。養性者,失其憂畏,則心亂而不治,形躁而不寧,神散而氣越,誌蕩而意昏,應生者死,應死者亡,應成者敗,應吉者凶。其憂畏者,其猶水火不可暫忘也。人無憂畏,子弟為勍敵,妻妾為寇仇。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故憂於身者不拘於人,畏於已者不製於彼,慎於小者不懼於大,戒於近者不悔於遠。能知此者,水行蛟龍不得害,陸行虎兕不能傷,處世謗讟不能加。善知此者,萬事畢矣。

    夫萬病橫生,年命橫夭,多由飲食之患。飲食之患,過於聲色。聲色可絕之逾年,飲食不可廢於一日,為益既廣,為患亦深。且滋味百品,或氣勢相伐,觸其禁忌,更成沉毒。緩者積年而成病,急者災患而卒至也。

    凡夏至後迄秋分,勿食肥膩餅臛之屬。此與酒漿果瓜相妨。或當時不覺即病,入秋節變生多諸暴下,皆由涉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而或者以病至之日便為得病之初,不知其所由來者漸矣。欲知自慎者,當去之於微也。夫養性者,當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者,養生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殆,多念則誌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爭,多笑則傷藏,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

    唯無多無少,幾乎道也。故處士少疾,遊子多患,繁簡之殊也。是故田夫壽,膏粱夭,嗜欲多少之驗也。故俗人競利,道士罕營。夫常人不可無欲,又複不可無事,但約私心,約狂念,靖躬損思,則漸漸自息耳。

    封君達雲: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勿過極,少勿過虛。恒去肥濃,節鹹酸,減思慮,捐喜怒,除馳逐,慎房室,春夏施瀉,秋冬閉藏。又魚膾生肉,諸腥冷之物,此多損人,速宜斷之,彌大善也。心常念善,不欲謀欺詐惡事,此大辱神損壽也。

    彭祖曰:重衣厚褥,體不堪苦,以致風寒之疾;甘味脯臘,醉飽饜飫,以致疝結之病;美色妖麗,以致虛損之禍;淫聲哀音,怡心悅耳,以致荒耽之惑;馳騁遊觀,弋獵原野,以致發狂之迷;謀得戰勝,取亂兼弱,以致驕逸之敗。斯蓋聖人戒其失理,可不思以自勖也?

    夫養性之道,勿久行、久坐、久聽、久視,不強食,不強飲,亦不可憂思愁哀。饑乃食,渴乃飲。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夜勿食,若食即行約五裏,無病損。日夕有所營為,不住為佳,不可至疲極,不得大安無所為也。故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不息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