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匪

第二十一章 刑場(1/2)

    渾河的殺人場和附近幾個縣的不同。渾河沿用了大清時期的傳統,殺人的地方也是最熱鬧的地方。正對著縣衙的仁義街,商鋪林立,做小買賣的將整條街占的隻剩下窄窄的一條過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往來穿梭,叫買叫賣之聲此起彼伏。就在仁義街的另一頭,便是渾河的殺人場所。

    和北京的菜市口一樣,仁義街的道口一溜在地上埋下六個大木樁,木樁之上,正麵上下各有一道鐵環,背麵正中間也有一個,分別扣住犯人的脖頸和手腳。待犯人從大牢裏提出來,繞道縣衙門前,由縣長主持,給犯人喝了送行酒吃了斷頭飯,將酒杯和飯碗在地上摔的粉碎。再由警察押著從大大小小的攤販中間穿過,走到街道的另一頭。

    每到這個時候便是這條街最熱鬧的時候,渾河城中所有人都會趕來觀看,有些當地的富戶或者商鋪老板也會在街邊找一塊地方,擺上一杯酒,如果犯人喝了,店家還要鳴炮以示慶祝。有老人說,這是積德的行為,犯人死後便會去閻王爺那裏念叨這家人的好處。

    走過人群,警察將犯人在行刑柱上綁好。身穿大紅坎肩的劊子手就出現了。一把寬背薄刃的鬼頭大刀,捧在胸前。坦胸露腹一步三搖,繞著犯人走上一圈,看看犯人的身量,評估一下出手的輕重,然後在犯人的左邊,雙腿分開,一手捧刀一手叉腰的站好,等著行刑的號令。

    監斬官的座位在犯人的正對麵。一般都是用蘆席臨時搭起來,裏麵放一把椅子一張桌子,桌子之上有犯人的基本資料和判決書。一盒朱砂調配的汁子,一根毛筆。等到犯人驗明正身,監斬官拿起筆,在犯人的名字處畫上一個大大的紅圈,再從令箭桶裏抽出一個令箭,大喊一聲行刑,將帶有鮮紅“斬”字的令箭往地上一扔,那犯人就必死無疑了。

    劊子手接到號令,端起身邊的酒碗喝上一大口,往鬼頭刀上一噴。火辣辣的烈酒在空氣中散開,整條街都能問道這酒的刺鼻氣味。這是有人過來,一把抓住犯人的頭發,往前一拉,將犯人的脖子漏出來。劊子手看好機會,鬼頭刀高高舉起,叫起全身的力氣猛力往下一揮。既沒有慘叫,也沒有痛苦。脖腔中得鮮血噴出一米多高,周圍的人立刻一擁而上。誰能淋到這鮮血就說明他從今開始要走好運。

    拿頭的人將砍下的腦袋象征性的給監斬官一看,高喊一聲:“人犯某某某,已經明正典刑!”再舉著人頭向百姓們展示一番。此次行刑就算順利結束。

    當然也不是沒有出過差錯,據傳在宋朝時,有人被判了斬立決,劊子手一刀下去,不知為什麽,竟然腳下一滑險些摔倒。鬼頭刀的刀鋒,貼著犯人的脖子滑過,隻砍掉了一縷頭發。監斬官認為這乃是上天的意思,不能再殺,便稟明皇帝,將斬立決變為刺配,此人便撿了一命。

    今天的監斬官是劉勳,劊子手是渾河縣最有名的屠戶王八。從明朝開始,王八的祖爺爺便是渾河的劊子手,整整幾百年,渾河的殺人勾當都是王八祖輩幾人幹的。

    開始前,刀疤專門找到王八,對他道:“這個活可是二爺交代下來的,你一定要做的漂亮一些,既要殺了人,還要那人苦不堪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