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四零六章 國策(下)(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就在這兩條對外擴張的提案通過之後,內閣又向國會提出修明史的提案,也很快就得到了國會的通過。

    中國是一個相當重視修史的國家,曆朝曆代都會有實錄一類的官方史記,再加上大量民間的資料,這也造就了中國古代史料的極大豐富,而在新朝建立之後,由政府組織為舊朝修史這是中國古代的慣例,一來是安撫舊朝人心,顯示新朝的寬容氣度,二來也是總結舊朝的得失,做為新朝的借鑒,因此修史的提案,能夠在國會順利通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盡管後世的許多曆史學家都認為,官方所修國史其真實性值得懷疑,但在修史記錄這一點上,中國遠遠超過了西方。因為歐州一直都陷入分裂和戰亂中,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文化都被教會所把持著,因此在近代以前,歐州一直都沒有係統的修史工作。

    不過修史是一件龐大而糸統的工程,少說也要幾十年的時間,在另一時空裏,清廷所篆修的【明史】就是從順治二年(1645年)就開始立項收集資料,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正式開始進行篆修,到雍正元年(1723年)完成初稿為止,後來又經過了三次修改,一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才正式完稿,前後一共花費了九十四年的時間。

    當然提出修【明史】提案的官員,也並非是完全出於新朝修舊朝史的慣例,而是因為修史不反花費的時間長,而往往都要匯集大批的知名學者參與,包括一些舊朝的遺老遺少,都會秉持著保存舊朝真實史跡的目的,參與其中來。在另一時空裏,清廷修【明史】其間,雖然黃宗羲、顧炎武等知名學者仍然堅持不肯與清廷合作,但並沒有反對自己的弟孑,晚輩參與明史的編纂。在修纂【明史】的前期最主要的編纂者萬斯用,就是黃宗羲的學生。

    現在中國的政府中,也有一部份官員對商毅過於重視工商業,過於重視經世致用之學,奇淫技巧之術,而輕視傳統道徳,輕視聖賢大道頗有一些微辭,因此想借修綦【明史】,來委轉的提醒皇帝,把注意力轉移到傳統道德、聖賢大道上來。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官員對商毅的統治不滿,而是出於觀念和認識的不同,認為商毅治國政策隻重視經世致用這些小道,而忽視了道德、義理這樣的大道,因此希望商毅能夠有所改正。

    對於這些暗藏的意思,商毅多少也能查覺到一些,因為在自己的帝國進入到第四個年頭之後,行政機構也都日趨完善,帝國的統治也逐漸穩定了下來,而在這個時候,觀念的衝突,也開始尖銳了起來。

    中國古代,己經形成了一個獨立完善而又具有頑強生命力,以儒家學說為主,綜合其他名學說的思想文化糸統,而中國的曆朝曆代,也都是以這個思想文化係統為統治基礎。因此在思想文化方麵,也形成了一個堅固的壁壘,是一般來說,新的思想文化觀念,是很難突破成功。後世有曆史學家認為,中國從先秦到滿清的兩千餘年裏,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變化,也不無道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