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三一九章 登陸下關(上)(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皇上,下關己經到了。”

    商毅點了點頭,走出了艙室。這時船隊剛剛駛過下關海峽,隻見在遠外的海岸線上,一座小山在海邊上兀然而起,在山間一片黑瓦紅牆的寺廟建築傍邊,樹立著一座小樓,背山麵海,如果站在小樓上,憑窗而望,每一條通過下關海峽,進出日本內海的船隻,都可以盡收眼底。

    曰本內海是位於日本本州島、四國島和九州島之間的一片海域。東西長約440公裏,南北寬為550公裏,是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之間航行來往的重要航道,而下關海峽是曰本內海的西麵出口,連通著對馬海峽和中國東海,從本州東南沿海、四國島,甚是九州島的東部沿海地區都要通過下關海峽,通往中國。

    下關,原名赤間關,亦作赤馬關,簡稱馬關。對於毎一個現代中國人來說,這裏都不是一個應該忘記的地方,因為在另一時空裏的二百多年以後,就是在這裏簽定了著名的【中曰馬關條約】,也成為中日兩國在近代史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從那以後,日本挾甲午戰勝的餘勢,並且利用【馬關條約】的巨額賠款,使國力蒸蒸日上,最終完成了現代化進程脫歐入亞,成為世界列強之一,而中國在戰敗之後,三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毀於一擔,不僅背上了巨額賠款,而且國際地位也一落千丈,徹底滑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

    而在商毅眼前的那座小樓,並不是另一時空裏簽定的【馬關條約】的春帆樓,而是一座叫做臨海館的建築,春帆樓還要等到二百年後,才會在這裏建成。不過那座春帆樓也在1945年毀於戰火之中,後來日本政府在位於春帆樓原址上,修建了中日談和記念館,而在記念館傍邊,又另建了一座春帆樓。

    在穿越之前,商毅曾因公務出國日本,為了記念那一段曆史,專程到這裏去參觀過,現在對比兩個時空裏這一帶的地形,依稀還有幾分相似之處,由其是在臨海館傍邊的那一片寺廟建築,是供奉著曰本安德天皇靈位的赤間神宮,黑瓦赤牆,幾乎沒有太多的變化。

    商毅輕輕出了一口氣,雖然自己不能預見這個時空裏的二百年之後是什麽樣子,但也基本可以肯定,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再發生的機率並不大。

    得知了北路軍的進展情況之後,商毅下令,命第九軍的軍長馮進統帥北路軍,連同九州島各藩組成的兩萬聯軍,渡過豐後海峽,進攻四國島,隻留下一個團的兵力,駐守福岡。而自己和成進帶領禦架船隊,從福岡出發,前往長州藩,與第九軍匯合,指揮本州島的戰鬥。而投降中華軍的各大名全都隨商毅的船隊一起到長州藩參戰,實際也就是被商毅扣為人質。

    下關海峽最窄外不足千米,因此過了海峽的出口,就進入了長州藩的海域,雖然這時長州藩的藩治萩城己經由中華軍收複,但毛利廣綱得知商毅要到長州藩來之後,也沒有返回萩城,而是留在下關,等候著商毅的大駕光臨。

    船到了下馬的碼頭之後,毛利廣綱帶領著一幹益田元輝、穴戶安次、熊穀孝直、椙森元義等人,在碼頭恭迎商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