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一四三章 提案(下)(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黃宗羲製定的這條規則,雖然使參政院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其實也存在這很大的漏洞,也就是如果有人想故意搗亂,還是可以把某一項提案給攪黃的。商毅當然不想把這次提案的討論給真的攪黃,但可以拖延幾天時間,看看其他議員對這一提案到底是什麽態度,然後再根據情況,做出應對的辦法,當然也有可能什麽辦法都不用想。

    果然就在第二天,參政院對南京政府是否應該出兵南征的提案進行討論,就在黃宗羲宣布了可以開始提問之後,就立刻展開了一番唇槍舌戰。而且很快就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開始了激烈的爭辯。

    支持這一提案的議員當然不是從大局的角度出發,而是死死的抓住“誰是正統“這一點不放,堅持認為商毅是明朝的舊臣,舉行南征就是以下反上,以臣反君。但反對這一提案的大臣也毫不相讓,雖然他們也承認,商毅確時曽是明朝的舊臣,但曆史上以臣反君的事情多了,二十二朝的更替,絕大多數都是以臣反君,比如周代商、晉代魏、唐代隨、宋代周,結果不都建立了新朝嗎?而且唐宗宋祖都被公認為一代明君,如果按正統的觀點,他們不都是反叛之人了嗎?因此明朝氣數己盡,商毅取代眀朝,建立新朝,又有什麽不對呢?

    支持的議員當然不能接受這種觀點,於是引經居典,找出種種聖人之言、著名經典上言論,從三綱五常,到天理人道,來證明以臣反君絕對是大逆不道。在這方麵他們確實有優勢,因為儒家的先賢、經典基本都是以維護統製階層的利益為主,決不會認可以臣代君的行為。當然儒家思想能夠在中國思想、學術方麵取得統治地位,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原因。

    但反對的議員也早有準備,在引經居典上,他們找不到多少可以與對方抗衡的武器,但可以抓住各種實例,就像開始所說的,二十二朝的更替,絕大多數都是以臣代君,曆史上己經無數次的出現過了,在大量的現實麵前,任何空泛的經典言論都是無效的,因為如果完全按儒家的說法,二十二朝都是謀朝篡位的叛臣,沒一個是好人了,而出仕各朝的儒家先賢聖人,豈不都是在幫助叛臣了嗎?

    這時參政院裏一共有議員三百一十七人,來自社會各層,士農工商基本都有一定的比例,當然也有一部份是商毅安排的人選。但從總體來看,支持這一提案的人並不多,總共隻有三四十號,而經常發言爭辯的,隻有十幾個人,其他不過是幫腔助威,而大多數人都是反對這一提案的,而且發言的人也多出了許多,搖旗呐喊,站腳助威的人就更多了。

    明朝的遺老遺少其實隻有一小部份,絕大多數人其實都是認可了商毅代明自立,一方麵是事實不可改變,另一方麵也是自己的利益己經和商毅捆綁在一起,商毅完了,自己也好不到那裏去,還有一部份議員實際是把參議院當作自己晉身的抬階,希望通過在參議院裏的表現,引起商毅或內閣的注意,獲得晉升的機會,因此凡事也都從維護內閣,維護商毅統治的角度出發,這一次正是自己表現的機會,當然也要顯露一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