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二一九章 工業基礎(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清順治五年(1648年) 三月,南京參政院正式成立,各省推舉三十人,南京十五人,自薦的有二十三人,而受邀請的有十七人,共計二百三十五人,第一任議長由黃宗羲出任,吳甡、史可法、顧炎武等人都被選為第一任執委。

    在參政院成立的同時,南京政府又做出了一些新的措施,主要是有三項大型工程項目上馬。

    首先是商毅下令,在南京附近,修建第二座兵工廠。

    在商家軍正式更名中華軍,分成兩個軍部,五個大軍區,軍隊的人數也擴充了三成左右,而且前期的部隊使用的各種兵器,也有近一半需要進行更新,而目前南京政府一共有兩座兵工廠,一座在杭州,一座在山東。山東兵工廠隻能供應山東戰區的武器,其餘的四個戰區,包括海軍部的武器,全部都由杭州兵工廠製造供應,但現在的生產速度,己經明顯跟不上軍隊的擴張了。

    另外海軍部現在也己經完全成為一支獨立的作戰力量,還擁有兩個海外基地,並且還在近一步的擴張,造船的迅速也在加快中,而海軍使用的槍炮武器,和陸軍也有一定的差異,一般來說,由於船上的空間有限,艦炮的長度最大不能超過兩. 五米,而且火槍也是盡量以短小為主,因此海軍的武器,也有必須和陸軍區分開。

    因此再建第二座兵工廠,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且新的兵工廠的選址己經確定好了,就在南京城東北約十五裏的八掛洲上。

    八掛洲是長江下遊的一個江洲,麵積約為五十平方公裏,大體呈一個扇形,僅次於崇明島和揚中島,是長江中的第三大江洲。而且目前還沒有人在洲上定居,因為八掛洲是一個江心島,可以保證安全和隱密,同時又可以利用長江水道,運入鐵礦物資,運出造好的武器成品,確實是一個建造兵工廠的理想地點。

    為此商毅也專程將兵工廠的廠長孫和鼎從杭州請到南京來,商議在八掛洲上建新兵工廠的事情。

    按照商毅的計劃,這個兵工廠的規模,應該是杭州兵工廠的三倍以上。當然杭州兵工廠一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全部建成,因此這個兵工廠商毅估計需要五到六年甚致是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建成。也許等到了那個時候,己經完全擊敗了清廷,但這個兵工廠同樣可以用來供應整個南方駐守軍隊的武器。而杭州的兵工廠將逐漸轉型,慢慢改為主要生產海軍的武器,使陸軍、海軍的武器更加支業,也更符合各自的特點。

    現在孫和鼎雖然還隻是杭州兵工廠的廠長,但在行政級別上,掛了一個工業部副部長的官職,大約才相當於明朝的工部待郎,職位可不小,當然實際還是在管理兵工廠的運營工作,孫和鼎對現在的況態也非常滿意,根據商攲提供的圖紙和思路,又製造出幾種新式的武器,這次也都帶到了南京。

    不過首先當然還是新兵工廠的事情, 孫和鼎對此也十分支持, 因為這個兵工廠的規模更大, 成就感也更高, 因此在和商毅進行了一番簡單的勾通之後, 孫和鼎也馬上親自趕到人掛島, 去甚測地形, 構思建廠的方案等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