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

第三十章 煉鋼廠和蒸汽機(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商毅建造的煉鋼廠位於紹興府的臨山衛, 和海鹽的造船廠隔海相望。名字叫做江南煉鋼廠。現在由宋應星擔任廠長。而且宋應星也把自己的試驗室搬到了這裏來。

    這時己經建成了五個煉鋼的高爐和兩個化鐵爐。近代產生的治煉技術分為轉爐煉鋼法和平爐煉鋼法兩種,前者工藝單簡,出鋼快,但成鋼的質量不能保證, 有好有壞,而且廢鋼不能回收利用。後者煉出的鋼質量好,對原料的要求也不高,廢鋼也能重新利用,但工藝比較複雜。

    不過目前商毅不需要太多的優質鋼,而是需要大量出鋼,因為那怕是用轉爐法煉出的劣質鋼,也比土法煉出的鋼要好得多,另外還需要和優質的鐵錠,而且因此商毅首先釆用轉爐技術,等以後條件成熱,再轉用平爐煉鋼法。

    想要煉出優質的鋼鐵,關建就在於溫度,產生的溫度越高,煉出的鋼鐵質量就越高。因此不過無論是轉爐煉鋼法,還是平爐煉鋼法,都必須釆用蓄熱室技術,也就是把冷鼓風換成熱鼓風。

    當然就是沒有蓄熱爐,也可以煉鐵或者煉鋼,但是在生產效率和質量上就完全不能相比了。根據計算,早期的蓄熱爐,如果能將送風提高到三百多度,那麽在同樣多燃料的條件下,鐵的產量將會比冷鼓風增加了三倍。而且質量也要差得多。

    蓄熱室技術產生於十九世紀,其實就是在鼓風管送風的鑄鐵支管,通過一個密封在用磚和耐火材料砌得很厚拱形加熱爐裏,然後再進入化鐵爐的風口。這樣一來,鼓送到化鐵爐裏的風就會被直接加熱,使溫度能升高到三百度以上,最多可以達到五百度左右。從而大幅度提高冶鐵煉鋼的溫度。

    現在兩個化鐵爐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其中一個化鐵爐裏煉化出來的鐵水直接流入煉鋼爐裏,再經過進一步煉化之後,煉成鋼產品,而另一個化鐵爐裏的鐵水則一部份冷卻成鐵碇,供兵工廠使用,一部份直接倒成鐵鏌,製出其他的成品來。因為加熱工藝提高,因此得到的鋼鐵成品的質量都大大提高了。

    商毅和孫和鼎一起到煉鋼廠來視查的時候,正好趕上一個化鐵爐正在運行,雖然離得十餘丈遠,依然能夠感覺到熱浪逼人,而且正有六頭毛驢在工廠的牽引下,推動著一個大轉盤在吱吱的轉動,帶動著一個巨大的鼓風機,向化鐵爐裏需送著熱風,在加熱爐兩側各站著五六個工廠,正在向加熱爐裏填塞焦碳。

    焦炭是目前這個時代中,煉鋼最理想的燃料,工效高,燃燒的熱量大。而且可以減少二氧化硫的產生,提高成鋼成鐵的質量。

    煉焦的土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堆積起來的露天法,即將煤在地麵上堆成半圓堆,底部直徑約為一丈左右,上麵覆蓋上稻草引火,過四五天之後,就可以成焦了。這種方法在另一時空裏的大煉鋼鐵時代曾被農村大量使用過,但成焦率隻有五成左右,而且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非常嚴重。現在商毅當然可以不管環保的問題,因此目前早期的焦碳就是這樣煉出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